首页> 中文学位 >颜元和荻生徂徕哲学思想之比较
【6h】

颜元和荻生徂徕哲学思想之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颜元和徂徕的生平及所处时代背景

第三章颜元和徂徕的认识论比较

第四章颜元和徂徕的人性论比较

第五章颜元和徂徕的经世论比较

第六章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颜元和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哲学家荻生徂徕生活的时代大致相近,其哲学思想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显示了17世纪以后中日儒学的共同动向,但因国情不同、生平经历和思维方式各异,二人的思想又有着不同的特色。本文联系颜元和徂徕二人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他们的生平际遇寻找比较的“关联域”,从认识论、人性论和经世论三个方面对颜元和徂徕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 在认识论上,颜元和徂徕立足于经验,把学问的重心放在具体、现实的事物之上,“以物为体”。颜元力主“三事三物”之学,认为亲身践履才是获得知识的真正途径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徂徕则以“圣人之道”为第一,通过非理性的“体认习熟”,达到主客体的同一,最终掌握认识对象。 在人性论上,颜元和徂徕解构了宋儒人性论的超验性,主张气质之性的独有,但二人所言之人性的内涵并不相同。颜元在人的本性的预设上,仍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把先验的道德性视为人的本质。荻生徂徕则认为人性就是人的本真状态,对人性只取其自然义,不做善恶的价值判断。 在经世论上,颜元和徂徕都把三代之治看作是理想社会政治制度的典范,提倡实行王道政治,行“井田”、尊“封建”。同样托古改制,但目的不同。颜元的经世论是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针对封建集权统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徂徕则是以幕府为思考的中心,其目的在于巩固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相同的时代需求形成了相似的哲学思想,而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赋予其思想以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人哲学思想的异同,从中也反映出中日儒学家面临相近课题不同的思维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