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宋与新罗和高丽僧诗交流研究
【6h】

唐宋与新罗和高丽僧诗交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朝僧诗交流的历史背景

2.1 中朝早期社会历史交往

2.2 中朝古代诗歌交流概况

2.3 唐宋时期与新罗·高丽的佛法交流

2.3.1 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

2.3.2 来华取经求法的新罗·高丽僧人

第三章 唐宋与新罗·高丽僧诗交流中的主要诗人及其交往

3.1唐宋与新罗·高丽僧诗交流中的主要诗人

3.1.1 中国主要代表诗人

3.1.2 新罗·高丽主要代表诗人

3.2 中朝主要代表诗人间的交往

第四章 唐宋与新罗·高丽交流诗中的僧诗

4.1 诗禅交融的思想内容

4.1.1求法艰辛

4.1.2 惜别之情

4.1.3 思念故里

4.1.4 赞颂僧人

4.2 僧诗中的典型意象

4.2.1 舟

4.2.2 月

4.2.3 云

4.2.4 海

4.3 引入诗中的佛教典故

4.3.1 传灯

4.3.2 杯渡

4.3.3 飞锡

4.3.4 衣钵相传

4.3.5 虎溪相送

4.4 僧诗的体裁形式

4.5 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4.6 对朝鲜诗歌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渊源甚深,在石器时代就有所交往。随着交往的频繁,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亦随之展开。在文化方面,两国的佛法、诗歌交流显得尤为密切。从汉代到明清时期,两国诗人创作出大量优秀诗歌互相酬赠,诗歌交流从未间断,而且作品越来越丰富,唐宋与新罗、高丽时期交流渐入佳境。而这其中,僧诗交流可谓独放异彩。当时两地佛法交流非常密切,朝鲜许多僧人来华求法请益,这一持续时间长久、意义深远的交流活动,受到两国僧侣、文人、乃至帝王贵族的高度重视,参与人数众多。中朝两国在宗教义理、典籍交流的同时,与佛教有关的僧诗更是不断涌现。这些诗歌的作者,除了两地朝廷互派的游学交流僧人外,还有很多新罗、高丽的民间僧人,他们经常来华听经求法、拜访圣迹,与中国僧人、文人来往密切,中国僧人亦对前来求法的朝鲜僧侣高度重视,两地僧人、文人间培养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借诗歌来表达对双方的敬佩、赞美、惜别之情。在这一时期僧诗的创作中,中国诗人的作品比较多,在这些僧诗中,除了抒发中国诗人对新罗、高丽求法僧人不畏艰险、去国别乡,寻求生命真谛的坚强决心及伟大壮举的赞叹之情,更有对友人归国分别时难以割舍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些诗既为僧诗,又可称为友情诗,它是两地人民友谊的见证,为两地友好和谐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罗、高丽诗人的作品虽整体不如中国诗人作品,但同样是非常优秀的,诗中不仅采用了诗禅交融的意象,表达抽象模糊的事物,更引典入诗,含蓄委婉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唐宋与新罗·高丽僧诗的交流,不仅使汉诗中禅悟所传达的意蕴更趋向于文学艺术之美。而且,当他们创作出的诗歌反馈给中国诗坛时,更引起中国诗人的积极回应,在两国诗人相互学习、酬赠和交流中,间接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及发展。同时,朝鲜诗人学成后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汉诗,也为朝鲜诗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其民族后世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地诗人在交往的同时,又加强了两地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沟通。诗中所饱含的深厚情谊,深化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两地的矛盾、冲突,为创建两地友好、和谐的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僧诗,理所当然地成为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篇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