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口腔溃疡的临床前实验研究
【6h】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口腔溃疡的临床前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药物敏感试验

实验一、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制作

实验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药物敏感试验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急性毒理试验

第一章 原理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

第三章 实验方法

第四章 观察内容及评分标准

第五章 结果

第六章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三部分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创伤性口腔溃疡动物膜型的实验观察

第一章 原理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

第三章 实验方法

第四章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部分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稳定性及标准测定

第一章 原理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

第三章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制备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确立

第五章 芦荟提取物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中芦荟苷及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第六章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全 文 总 结

[综述]:口腔溃疡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会议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率为20%左右,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小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陷、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疗主张全身和局部、中医和西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已报道多种治疗方法,但以局部治疗为主。局部治疗适合于健康的RAU患者。以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为原则。局部皮质类固醇是目前世界各国治疗RAU最常用的方法,可减少RAU的症状,但在减少溃疡复发方面几乎无作用。抗菌类或杀菌类、含漱液、药膏、霜剂、药膜给药又减轻症状,促进愈合的作用。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采用理化性质稳定、亲水性大、透气性强的材料作为成膜材料,利用芦荟的抗溃疡性,直接作用于口腔粘膜、皮肤等部位。膜剂加强了药物与粘膜接触的紧密性及持续性,既可对粘膜起机械保护作用(保护溃疡面),又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在患病局部的作用时间,且有定位、定向释放作用、局部药物浓度高、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利用中药活性芦荟和西药达克罗宁配伍制成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为口腔溃疡患者提供较理想的治疗药物。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制剂的规定及《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进行新药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的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备工艺、理化性质、纯度、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理、毒理等研究。
  实验目的:
  1.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是局部治疗复发性口疮的药物之一。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是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研制而成的。它具有止痛、消炎、促进口腔溃疡愈合作用的药物。为了检测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的药物对细菌敏感性分析,做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药物敏感性实验。
  2.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新剂型,其中膜剂能够通过粘附,牢固粘附在口腔粘膜表面,具有保护创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迅速止痛,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作用。虽然有新鲜芦荟及芦荟干粉剂安全应用于临床的报道,但芦荟乙醇提取物能否安全应用于临床,是否对粘膜有刺激性尚未见报道。故进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的急性毒理实验以确定药膜的安全性。
  3.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具有免疫机能修复及细胞再生等功效。活性芦荟与达克罗宁配伍制成的口腔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安全、无毒,为观察其疗效制作创伤性口腔溃疡动物膜型实验,进行创伤性溃疡动物膜型愈合的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4.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是采用理化性质稳定、亲水性大、透气性强的材料作为成膜材料。现代研究表明芦荟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抗菌杀虫、解热保肝、增强免疫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日用工业、美容化妆和食品保健等各个领域,因而芦荟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为了测定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中的有效含量并制定药膜制剂中含量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验建立了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有效含量标准。
  实验方法:
  1.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制备:0.5%芦荟药膜中活性芦荟0.5克,1.0%芦荟药膜中1.0克;1.5%芦荟药膜中1.5克,其余药品重量相同(达克罗宁0.5克,吐温-800.5ml,甘油2.0ml,加饱和羟丙基纤维素液至100ml)。空白膜:吐温-80:0.5ml;甘油:2.0ml;加饱和羟丙基纤维素液至100ml。以上药物充分混匀,静置12小时,消除气泡,于玻璃板上涂膜,待自然风干后选择厚薄均匀的药膜切成2×2cm大小,消毒,装袋密封备用。
  2.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药物敏感实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提供),所有菌株均来源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病人中分离的菌株。仪器为Microscan自动细菌鉴定、药物敏感分析仪及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检测。挑取菌落,在35℃,培养16~18h,按照Microscan自动分析仪及NCCLS标准来判读结果。
  3.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急性毒理实验:实验采用双盲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a、b、 c三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组左眼作为对照组,右眼作为实验组。a组:左眼空白膜(a1组),右眼0.5%芦荟药膜(a2组);b组:左眼空白膜(b1组),右眼1.0%芦荟药膜(b2组);c组:左眼空白膜(c1组),右眼1.5%芦荟药膜(c2组);将芦荟药膜切成0.4cmx0.4cm大小,贴附于眼结膜,每日给药三次,连续给药7天,观察第6小时,24小时,48小时至第14天眼结膜变化。观察内容及评分标准:角膜观察有无混浊;虹膜观察有无病理变化;结膜观察是否充血、水肿、有无分泌物等按眼刺激反应评分要求及眼刺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计算平均分:0~3.9分—无刺激性;4~8.9分—轻度刺激性;9~12.9分—中度刺激性;13~16—重度刺激性。2统计处理:以上数据用 SPSS13.0中General Linear Model(广义线性膜型)中的Repeated Measures…中的统计方法及多元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4.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动物溃疡膜型实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制备方法低剂量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活性芦荟粉1.0克,达克罗宁0.5克,吐温-800.5ml,甘油1.0ml,加饱和羟丙甲基纤维素液至100ml;中剂量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活性芦荟粉1.5克,其余同低剂量;高剂量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活性芦荟粉2.0克,其余同低剂量;空白药膜:达克罗宁0.5克,吐温-800.5ml,甘油1.0ml,加饱和羟丙甲基纤维素液100ml,不含活性芦荟粉。制成膜剂,选择厚薄均匀的药膜切成3.0×3.0cm大小,紫外线消毒,装袋密封备用。建立大鼠人工口腔溃疡膜型:乙醚麻醉下,用含90%石炭酸棉球的塑料管(直径-6mm)置于大鼠左右两侧距口角1毫米处颊膜灼烧30秒,使局部成灰白色,于次日形成约直径约6mm的溃疡。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分为实验设计:于溃疡形成当日,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空白膜组);B组(西瓜霜组);C组(低剂量药膜组);D(中剂量药膜组);E(高剂量药膜组)。每组13只,其中5只用于疗效观察,另外8只作病理检查。给药方法:将活性芦荟药膜(高、中、低剂量)及空白膜切成0.7cm×0.7cm左右,覆盖溃疡创面;西瓜霜组将西瓜霜喷于溃疡表面,五组给药均为每日两次。给药前和每次给药后次日观察溃疡直径大小及溃疡愈合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于用药后2、4、6、8天时采取溃疡区病理标本,常规处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5.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标准制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ZORBAX-SA-C18柱(5μm,20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1.0 mL/min;柱温25℃;芦荟苷检测波长:360nm,芦荟大黄素检测波长:430nm;进样量:20μ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标准曲线建立、精密度实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实验、加样回收率实验、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制备(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提供)。
  实验结果:
  1.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类(68.57%)、表皮葡萄球菌(65.63%)、腐生葡萄球菌(66.67%)、溶血葡萄球菌(70.97%)、卡他布兰汉氏菌(72.73%)、绿脓杆菌(70.97)、大肠杆菌(75%)等细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洛菲氏不幼杆菌(33.33%)、海鱼弧菌(25.00%)、猪葡萄球菌(19.89%)等细菌敏感性较低。
  2.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急性毒理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有家兔均未出现角膜及虹膜反应,结膜无水肿反应,仅有结膜充血及少量分泌物产生,所有家兔最后计算平均分最高1.200分,最低0分,均小于3.9分。对组内因素进行的检验。组内随时间变化,刺激得分存在差异。分组因素对各时间段刺激作用没有影响。各组间两两比较(LSD法)的检验结果,说明这五组间刺激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3.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本次试验结果:(1)中观察创伤性口腔溃疡膜型的溃疡面积的变化速度如下,活性芦荟口疮药膜治疗4天后B、C、D、E组的溃疡直径缩小明显快于A型组(P﹤0.01),且在治疗6天后开始D组溃疡直径缩小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1)。本试验结果(2)中观察创伤溃疡膜型的溃疡愈合时间如下,B、C、D、E组溃疡愈合时间均比A组短(P﹤0.01),溃疡愈合时间D组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结果(3)组织病理学观察中也得出检查炎症的减轻,上皮组织的修复等均明显优于空白膜组及西瓜霜组。尤其是同空白膜比较可知活性芦荟发挥了主要作用。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稳定性和有效成分含量标准实验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良好,含量测定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具有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测得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1片(1cm×1cm)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标准规定为芦荟苷40.67μg、芦荟大黄素1.8μg。结论:
  1.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通过口腔细菌有抑菌作用。
  2.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无毒性反应,是安全、无毒的药膜。3.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动物溃疡膜型治疗疗效确切。
  4.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含量标准规定为芦荟苷40.67μg、芦荟大黄素1.8μg。
  总之,以上的4个部分临床实验前实验结果得出:该药膜是安全、无毒性、动物实验疗效确切、药物质量稳定、质量标准可靠。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方面具有临床前景广阔的药物,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中药开发与研制标准,可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实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