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的含罗丹宁结构的1,3,4-噁二唑和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6h】

新型的含罗丹宁结构的1,3,4-噁二唑和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Related Work

1.3 Proposed Work

Chapter 2. Experiment Section One:

2.1 Experimental Design

2.2 Synthetic Route

2.3 Chemistry

2.4 Biological Evaluation

2.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hapter 3. Experiment Section Two:

3.1 Experimental Design

3.2 Synthetic Route

3.3 Chemistry

3.4 Biological Evaluation

3.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hapter 4. Conclusion

致谢

参考文献

FIGURES

REVIEW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抗菌剂的过度使用,使细菌耐药性显著增加,抗生素的耐药性愈来愈严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谱越来越窄,联合用药效果越来越差。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细菌感染越来越难以治疗,导致了许多致命性疾病,对人类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新型抗菌剂的研发迫在眉睫。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1,3,4-噁二唑和吡唑结构在杂环化学和抗菌剂研发中显示了关键且突出的地位,它们的衍生物展示了很好的抗菌活性。罗丹宁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含了抗糖尿病和抗结核方面的应用。根据新药设计的拼合原理,我们以先导化合物A和B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新型含有罗丹宁结构的1,3,4-嗯二唑衍生物,以先导化合物C和D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新型含有罗丹宁结构的吡唑衍生物,并对所有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大部分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展示了较广的抗菌谱,其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1-64μg/mL.化合物6c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167and3506)菌株展示了最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为1μg/mL,其活性强于对照药加替沙星、诺氟沙星、苯唑西林。对比以前报道的罗丹宁化合物,罗丹宁化合物3a-k对革兰阴性菌产生了一定的抗菌活性,化合物3对大肠杆菌1924菌株的MIC值达到16μg/mL。化合物13c对MRSA(3167and3506)菌株显示了最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达到1μg/mL,活性与莫西沙星相当,强于加替沙星、诺氟沙星、苯唑西林。化合物13和15对变形链球菌3065菌株产生了最强抑制活性,其MIC值达到1μg/mL。这篇论文44个目标化合物都经过1H NMR,13C NMR,MS,FTIR分析手段进行确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