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德两国历史问题比较研究
【6h】

日、德两国历史问题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日、德历史问题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1.1 历史问题的界定

1.2 日本历史问题的形成和演变

1.3 德国历史问题的形成和演变

第二章 日、德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现状

2.1 目前两国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态度

2.1.1 安倍政权对战争罪责依旧否认

2.1.2 德国的认罪态度始终如一

2.2 两国在战后赔偿问题上的差异

2.2.1 日本:百般抵赖,拒不赔偿

2.2.2 德国:积极认错,主动赔偿

第三章 日、德对历史问题态度迥异的因素剖析

3.1 内在因素

3.1.1 传统文化因素

3.1.2 国民教育因素

3.2 外在因素

3.2.1 地缘环境因素

3.2.2 政治环境因素

第四章 日、德历史问题对其外交的影响

4.1 日本历史问题对其外交的影响

4.1.1 国际关系方面

4.1.2 地区稳定性方面

4.2 德国历史问题对其外交的影响

4.2.1 国际关系方面

4.2.2 地区稳定性方面

第五章 日、德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启示

5.1 实现中日友好的有效途径

5.2 对中日关系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作为战败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日、德两国走上了相似的发展道路,但对于有关战争的认识方面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无论是从政府机构还是到普通民众,都始终表现出的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在思想方面认真反省并且道歉,在经济方面积极的给予受害者赔偿,在政治方面坚定实施民主制度,在法律方面断然取缔新纳粹组织,这一系列措施不但使德国摆脱了过往那种“铁血外交”的政策,同时也加深了欧洲的一体化融合,推动了欧洲的和平发展。反观日本,其却在“右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对于战争罪责一直采取否认态度,对于经济上的赔偿也是百般抵赖,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等敏感问题使日本与其邻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日本政府在右倾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日关系已变成“政冷经冷”,中日关系再次成为国际热点和国内外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区域。
  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期间在朝日新闻发表了演讲,敦促日本正视历史。日本对于历史认识问题的态度是否能有所改变依旧是二战受害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日、德两国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认识,分析其社会、文化、政治、地理位置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比较分析。总体来看,两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特性的不同是导致有着不同认识态度的思想基础,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日、德两国所采取的不同占领政策,以及对于日本战后不彻底的处理方式其主要根源。从地缘政治环境来看,德国地处欧洲中心地带,于周边许多欧洲强国紧密相连,它们时刻警惕地注视着德国的一举一动;而日本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岛国,在二战结束初期其周边国家相对而言都是一些弱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难以真正遏制住日本,这种不同的地缘政治环境也是影响日德两国不同历史认识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新的世纪、新的世界格局中,面对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日本利用掩盖战争罪行、推卸战争责任的办法,是绝对无法达到重塑国家形象、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反而会引起世界、特别是曾经的受害国——亚洲人民的警惕、反感以及反对。因此,若日本想要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标,只有放下历史包袱,以史为鉴,效法德国,对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进行真诚的反省,从根本上消除一切不利于亚洲与世界和平的言行,才能真正取信于国际社会,特别是取得亚洲邻国人民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发展中日关系,确保走和平发展之路,避免悲剧重演。

著录项

  • 作者

    王警;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国际政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晓波;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31.32;D851.62;
  • 关键词

    历史问题; 外交关系; 政治环境; 日本; 德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