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2例临床特征分析
【6h】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2例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儿童ITP分级标准和治疗

2.4 统计学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实验室检查

3.4 治疗比较

3.5 NIR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儿童ITP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共112例ITP病例,分析临床特征。将中度以上血小板减少的患几分为丙种球蛋白低剂量(1.2g/kg)和高剂量组(2g/kg),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分析其疗效。以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的NLR作为对照组,分析入院时NLR对儿童ITP的诊断价值。
  结果:112例ITP患儿年龄在1月~14岁,平均年龄为42.4月,发病年龄<5岁占76.8%,各年龄组男、女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春、冬季节发病率较夏、秋季节高(P<0.05)。79例(70.5%)初诊血小板计数<30×109/L。46例(41%)发病前1~3周有急性感染病史,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2例(37.5%),肠道感染4例(3.5%);11例(9.82%)发病前有疫苗接种史。皮肤淤点淤斑108例(96.4%),口腔黏膜出血25例(22.3%),鼻出血8例(7.1%),牙龈出血4例(3.5%),眼结膜出血和便血各2例(1.8%),血尿1例(0.9%)。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入院时ITP患儿NLR(0.75±0.59)和正常组儿童NLR(0.76±0.36)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儿童ITP多发于春、冬季,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5岁以内儿童多发。
  2.多数ITP患儿发病时血小板计数<30×109/L,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
  3.采用低剂量和高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ITP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4.入院时NLR对儿童ITP的诊断无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