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血糖负荷膳食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分析
【6h】

低血糖负荷膳食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的选择以及分组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的入选标准

2.1.3 病例的排除标准

2.1.4 样本以及临床资料的采集

2.2 干预的内容方法

2.2.1 宣传教育:

2.2.2 膳食指导:

2.2.3 运动指导:

2.2.4 定期检测:

2.2.5 随访及饮食指导:

2.3 观察指标

2.3.1 人体测量学指标:

2.3.2 血液生化学指标:

2.3.3 颈动脉影像学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在干预前后人体测量学的比较

3.3 两组在干预前后血液生化学的比较

3.4 两组在干预前后CIMT、斑块面积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低血糖负荷膳食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
  于延边医院体检科选择未应用胰岛素治疗且检出颈动脉斑块的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80例,将采集的所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年数、人体测量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颈动脉影像学指标、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相似的两名患者配成一对,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两组均给予宣传教育、膳食指导、运动指导、定期检测等基本干预,实施期为6个月。干预的区别是要求对照组受试者按照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干预,而观察组的膳食干预则按照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以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液生化学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影像学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这三方面为评价指标,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后测定进行效果评价比铰分析。
  结果:
  1.干预前两组比较:在人体测量学、血液生化学、颈动脉影像学三方面的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
  2.干预后两组比较:
  人体测量学指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腰围、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生化学指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甘油三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颈动脉影像学指标:观察组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食物交换份法的膳食结构相比较,低血糖负荷膳食更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体质指数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