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朦胧诗的死亡美学研究(1968-1986)
【6h】

朦胧诗的死亡美学研究(1968-1986)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及方法

第二章 朦胧诗死亡美学的缘起

2.1 死亡美学的缘起及概念界定

2.2 朦胧诗死亡美学的萌生因素

2.2.1 政治压迫

2.2.2 西方因素

2.2.3 神话传说

第三章 诗歌文本暗含下的死亡阐释

3.1 死亡话语:二元对立的语义结构

3.2 朦胧诗中的死亡想象

3.2.1 死亡想象:异化的世界

3.2.2 死亡想象:“死者”的体验

第四章 诗歌审美价值下的死亡阐释

4.1.1 生命的强烈意志

4.1.2 独立的精神维度

4.1.3 深层的悲剧意识

4.2 朦胧诗死亡美学的审美象征

4.2.1 个性死亡

4.2.2 文化死亡

4.3 朦胧诗死亡美学的审美表现

4.3.1 激情控诉

4.3.2 死亡叙事

4.3.3 诗即“存在”

第五章 朦胧诗死亡美学的后世影响

5.1 死亡想象在诗歌中的延续

5.2 诗人“存在”的品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朦胧诗人及其作品开始受到学界关注,一时间相关著作与论文数不胜数,随着对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多多、芒克、食指、黄翔等诸多朦胧诗人的重新审视,从不同的角度对朦胧诗做着积极且有意义的学术探索,已蔚然成风。朦胧诗中出现了大量死亡诗篇,“死亡”的书写与呈现在“文革”后达到了首次高峰。朦胧诗人在诗歌文本中对“死亡”的直面描绘和深切关注恰恰哥寓着强烈的情感结构和生命意识。以“死亡美学”的理论阐释朦胧诗篇,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死亡美学的概念界定需要严谨的语言,其研究逻辑范围只限定在艺术文本中,这规定着死亡美学的应用范围,艺境之中超越了对“死亡”的困顿,在审美和理性的语境中展开对死亡的冥思苦想。朦胧诗死亡美学的萌生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多方因素的合力之下逐渐萌生的,其因素包括:政治压迫、西方影响和传统神话,在此现象之下,朦胧诗的死亡美学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朦胧诗歌文本暗含下的死亡阐释则特指死亡话语方式和死亡想象。诗歌中的死亡话语方式是独特的二元对立的语义结构,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意识内涵,书写和抒发死亡感悟,而且更能凸显“死亡”在朦胧诗中的审美意义。死亡想象则是侧重分析诗歌中的“死亡”经验和直觉幻象,是诗人内部心理的幻觉体验,体现了诗人吟咏死亡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朦胧诗审美价值下的死亡阐释是最为复杂和深刻的内容。审美向度、审美象征、审美表现皆是分析“死亡”在诗歌中审美价值的方向。朦胧诗人苦心孤诣,寄寓了“死亡”深刻的美学意义。审美思维可分为生命的强烈意志、悲剧意识和独立的精神维度。“死亡”在朦胧诗的诗歌文本中绝不仅具有生理死亡的含义,而是将文化死亡和个性死亡纳入范畴之内,以此来反击极权政治的压迫。朦胧诗死亡美学的审美表现可分为激情控诉、死亡叙事和诗即存在三个维度。审美表现是朦胧诗人创作诗歌时自觉选择的艺术手段。朦胧诗人直接面对“死亡”进行形而上的体悟和沉思,主体的能动性极大地发挥了作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现出诗人心智与精神结构的完善与健全品质,从而建构真正的诗歌经典。
  纵观20世纪新诗创作实践,诗人一直对死亡题材有某种程度的沉迷,朦胧诗只是恢复了长久存在的诗歌传统。这意味着,对“死亡”的审美将延续下去,不停留在朦胧诗,亦不停留在后世任何一个诗歌流派中。

著录项

  • 作者

    公艳馨;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淑芹;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朦胧诗; 死亡美学; 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