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新感觉派的颠覆性叙事
【6h】

论中国新感觉派的颠覆性叙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新感觉派产生的土壤——现代都市语境

二、颠覆性叙事之一——离经叛道的都市男女

三、颠覆性叙事之二——追新逐异的现代叙事艺术

四、颠覆性叙事的复杂性存在及原因探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长期以来因其表现手法的怪异、价值诉求的离经叛道以及对都会青年性生活的赤裸书写等原因而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研究论著的视界之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扭转了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对新感觉派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感觉派研究一下成了文学史研究的热点,新感觉派恢复了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在阅读了许多资料后,受申丹教授主编的“新叙事理论”的启发,试图以新感觉派小说的颠覆性叙事为切入点,贯穿对其生发的外部条件的研究,突出上海都市文化语境对新感觉派小说面貌的影响和渗透。上海二三十年代的特定环境催生了中国新感觉派,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中国都市文学的开拓者”和“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严家炎语),他们对于文学功利观的疏离,对西方文学新异形式的引进,以现代都市人的眼光打量都市,在借鉴外国文学技巧进行形式试验方面不懈努力,使他们已开始就有别于主流文学,表现出新异的文学风格。因为他们在叙事艺术上对前代和同时代作家的超越,使得他们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在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形式等方面的反叛表现得尤为大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称为颠覆性叙事。但由于上海是脱胎于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其繁荣又带有畸异性,以及作家对传统无法彻底割舍的原因,使得文本中对传统进行颠覆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对传统不同程度的接受和延续,显示出了一种颠覆与继承并存的复杂性存在。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上海二三十年代的特定环境带给文学的影响,第二、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论述新感觉派小说颠覆性叙事在价值观念、审美形式方面的具体表征;第四部分将对颠覆与继承并存的复杂性存在现象进行阐释并试图寻找其成因;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新感觉派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再次给予肯定,并展望了其对以后中国文坛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