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化学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苯》教学为例
【6h】

基于化学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苯》教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化学史丰富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的缺失

二、理论基础

(一)科学重演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苯》教学实践及学习效果检测

(一)教学设计流程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四、总结和反思

(一)本课题选择的依据

(二)化学史教育功能实现问题的讨论

(三)应不应该做苯与液体溴反应的实验

(四)如何选择与处理史料

(五)学生的收获

(六)教师方面的反思

(七)尚存在的不足

五、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化学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物质的性质等内容,最初发现时都充满了艰难曲折、引人入胜的历史。让学生沐浴在这些真实的史实中,追溯着知识的来源和动态的演变,回归儿童时的那种好奇,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创造才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论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会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化学史还蕴涵着丰富繁荣德育、美育教育素材,教育效果远强于直接的说教。 通过以《苯》为例进行了一节有论有史、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既有化学探究实验,又有化学史实的化学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激情高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可变的; ·提升了学生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正确认识;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是如何思考与解决问题的。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如何整体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在实践与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思考。而目前化学史教学的实践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要想让学生沐浴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由的探究大纲所说的一课时内容,通常的40分钟是不够用的。因此还要校方在课时安排上给予配合,但目前由于升学的压力所迫,学校无法给予大力支持。 ·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基于化学史教学的实践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教材容量有限,化学史内容纷繁复杂,怎样能融合较高教育价值化学史的知识内容,这对高中教师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目前科学史工作者还不能和一线教师默契配合,很多一手的史实无法在网上及书刊中较快收集到。

著录项

  • 作者

    张善华;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仕东;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8;
  • 关键词

    化学教材; 化学史教学; 化学教学; 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