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种藜科植物在干旱环境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机制研究
【6h】

五种藜科植物在干旱环境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干旱概况

2.干旱区环境特点

3.干旱胁迫的评估方法

4.干旱治理

5.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6.植物的抗旱机制

7.植物抗旱性鉴定

8.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9.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0.研究目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干旱环境胁迫中的植物材料

1.1.2 一般环境中的植物材料

1.1.3 模拟干旱环境胁迫的植物材料

1.1.4 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研究的植物材料

1.2 方法

1.2.1 石蜡切片法

1.2.2 显微成像系统

1.2.3 干旱环境胁迫和一般环境中的植物材料研究实验方法

1.2.4 模拟干旱环境胁迫研究实验方法

1.2.5 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环境胁迫中的植物材料显微结构

2.2 一般环境中的植物材料显微结构

2.3 模拟干旱环境胁迫研究实验的植物材料显微结构

2.4 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实验的植物材料显微结构

3.讨论

3.1 干旱环境胁迫植物抗旱结构适应性变化机制

3.2 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对植物抗旱能力及结构适应性变化的影响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自然环境、模拟环境和加入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等三种不同条件下的五种藜科植物:滨藜属滨藜(Atriplexpatens(Litv.)Iljin.)、地肤属碱地肤(Kochia sieversiana(Pallas)C.A.Mey.)、藜属藜(Chenopodium album L.)、藜属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藜属细叶藜(Chenopodium stenophyllum Koidz.)在干旱环境胁迫下的结构适应变化机制。
   显微观察和生物统计分析结果均表明:晶体、同化组织、贮水结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角质层等保水结构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胁迫关系密切;加入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能提高植物对干旱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降低干旱环境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程度。
   晶体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胁迫的典型演化特征。晶体数量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成正相关;晶体数量随干旱环境胁迫程度、胁迫时间和生长时间成正相关;晶体聚集部位随茎、叶、根依次递减,并且根一般不存在晶体。加入抗ROS自由基活性物质使晶体数量相对减少。
   以同化组织为代表的光合结构的增强,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植物体叶肉同化组织的加强;茎同化组织的增多;气孔数目的增加;叶脉“花环形”维管束鞘的存在。
   发达的贮水结构、输导组织、和角质层等也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适应性变化演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植物体营养器官中薄壁组织占明显优势;输导组织具有发达的木质部或异型维管组织;植物体气生部分角质层发达。
   植物干旱环境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是植物颉颃干旱逆境的标志性特征。利用植物结构适应性变化特征,可用于耐旱植物的筛选,对干旱地区土壤的有效利用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