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69-1989美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研究
【6h】

1969-1989美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突破地域限制在全世界泛滥开来,严重威胁到国际社会的安全。9·11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治理直接关系到21世纪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因此反恐政策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利用9·11事件后美国国家档案馆汇编的原始解密档案,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中东地区的反美国际恐怖活动为线索,在冷战的宏观历史背景下,追溯尼克松到里根政府20年间美国反恐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考察美国的反恐机制,探究美国反恐政策理念的变化规律,探讨美国反恐工作的利弊得失,思索美国反恐政策对本国反恐实践的启示。
   本文内容包括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首先追溯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随后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反恐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通过论述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阐明反恐政策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本研究将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史学理论对美国的反恐政策进行历史考察。
   第一章通过对“恐怖主义”定义的系统回顾和分析,归纳界定这一概念时人们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争议,并根据美国政府文件中的“恐怖主义”透视美国界定“恐怖主义”时的战略考量。本章还阐释了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大规模兴起和美国政府制定反恐政策的宏观历史背景。
   第二章考察了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的反国际恐怖主义政策。尼克松政府时期处理国际恐怖事件的行动基本是出于国家防御本能的应激反应,其努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民航安全政策、保护海外公民和建立反恐机制。尼克松政府的反恐政策立场也从一开始被动接受谈判到坚定地宣布“不让步”立场。反恐问题虽然并非福特政府关心的重点,美国的反恐工作还是颇有成效,一是开始发展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的能力,二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介入反恐事宜。
   第三章对卡特政府时期的反恐政策进行总结,并考察了美国处理伊朗人质事件的失误。虽然卡特政府通过第30号总统安全备忘录发展了美国的反恐机制,通过组建“蓝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使美国具备了军事反恐能力,但在伊朗人质事件中对伊朗政府的妥协却违背了“不让步”立场。军事营救人质行动的失败表明当时美国还不完全具备军事反恐的能力。
   第四章分析了里根首任政府时期的反恐政策。汲取卡特政府经验教训的里根政府上任之初即提出了“迅速有效报复”恐怖分子的反恐战略。本章通过检查美国驻黎巴嫩使馆两次被炸事件和美国驻贝鲁特海军陆战队营地被炸事件前后里根政府的应对策略,展示了此届政府在反恐立场上的言行不一和在反恐政策上的不断摸索。通过第138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里根政府终于完成了反恐理念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
   第五章研究里根二任政府期间是如何实践“迅速有效报复”恐怖分子的反恐承诺。为了应对中东地区背景不同的国际恐怖主义现象,里根政府形成了矛盾的反恐“双轨”政策。通过对美国“双轨”政策反恐实践的考察——轰炸利比亚和对伊军售,阐释里根政府看似矛盾的行为方式背后的战略意图,分析反恐政策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真实作用。
   结语部分对冷战时期美国反恐政策的战略理念、战略战术、机构沿革的历史进行归纳分析,探究美国的反恐政策不能满足当前反恐形势需要的根本原因。一是反恐机制的民主集中化整合效果尚不明显;二是美国坚持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将“反恐”作为谋取国家利益的工具;三是因为墨守成规冷战思维导致反恐政策滞后于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最后,通过对美国反恐政策的全面评析,对我国的反恐工作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