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组织边界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6h】

技术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组织边界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技术联盟形成机制的超边际分析

第三章 技术联盟组织边界的超边际分析

第四章 技术联盟的案例分析——以“闪联”技术标准联盟为例2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首次采用技术联盟这种组织模式以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联盟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技术联盟相关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在理论方面,技术联盟的形成机制、作用机制、运行机制及技术联盟的效率等得到了充分的关注;而在应用方面,技术联盟的运行模式、技术联盟的管理、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等也成为了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关心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关于技术联盟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在很多问题上并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采用新型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从分工与交易效率的角度对技术联盟进行研究。
   本文在阐释了技术联盟的内涵、形成诱因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技术联盟形成的内在机理,即技术联盟是社会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经济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能力的限制、交易费用较高,因此理性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纷纷选择专业化并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与其他企业或市场主体组建了技术联盟。接着本文假设企业只有三种获得新技术的方式:自给自足、市场交易、技术联盟,通过建立一个超边际分析模型,证明了由于技术联盟能够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因此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得新技术的最优决策。同时,本文基于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考虑分析了技术联盟的组织边界,认为技术联盟作为一个准公司制组织也存在着一定的组织边界,其受到资产属性和交易费用的影响,资产的专有性和专用性会产生内生交易费用,而利用重复博弈模型可以解释技术联盟如何节约内部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同时,本文也通过一个超边际分析模型,得出了技术联盟组织边界的稳定性条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闪联”技术联盟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分析了“闪联”技术联盟的形成背景、形成机制、组织边界、运行模式及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成功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给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联盟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