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实义切分及其与汉语的比较
【6h】

英语实义切分及其与汉语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Prague School

2.1.1 V. Mathesius' Research

2.1.2 Danes' Research

2.1.3 Firbas' Contribution

2.2 M. A. K. Halliday

2.3 Research in China

Chapter Three The Theory of Actual division

3.1 Definitions of Some Terms

3.2 Classification of Theme

3.2.1 Simple Theme

3.2.2 Multiple Theme

3.2.3 Clauses as Theme

3.2.4 Theme in Special Structural Patterns

3.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3.4 Thematic Progression

3.5 Marked and Unmarked

3.5.1 Declaratives

3.5.2 Interrogatives

3.5.3 Imperatives

Chapter Four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Actual Divis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4.1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in China

4.1.1 Xu Shenghuan's Research

4.1.2 Huang Yan's Research

4.1.3 Hu Zhuanglin

4.1.4 Huang Guowen

4.1.5 Charles Li

4.2 The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me-Rheme Division

4.2.1 Simple Themes

4.2.2 Multiple Themes

4.2.3 Clauses as Themes

4.2.4 Predicated Themes

4.3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4.4 Contrasts on Discourse Level

Chapter Five Implication on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5.1 Significance on Analyzing Text

5.2 Guidance on Writing

5.3 Guidance on Transl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实义切分理论也被称为句子功能观,是由捷克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马泰休斯在20世纪20年代创建起来的。他提出了基于交际功能分析的句子的实义切分,以区别基于语法分析的句子形式切分。他根据交际功能把一个句子划分为表述出发点和表述核心两个部分,认为表述出发点是在语境中己知的或至少容易得知的信息;而表述核心是说话人关于表述出发点的所述内容或与其有关的信息。马泰休斯主要是依据词序来进行实义切分的,他把词序划分为主观词序和客观词序两种。实义切分理论把句子置于交际语境中考察,开拓了一个句法研究的新领域,这个理论也是马泰休斯对人类语言学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
   继马泰休斯之后,费尔巴斯,丹尼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这一理论。费尔巴斯提出了交际动力说;丹尼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提出了主位推进程序;其中以韩礼德德研究最为完善。他认为主位是信息传递的起点,一般体现为句首的第一成分。述位在主位之后,是围绕主位展开的实际内容。韩礼德的主位定义中有两个界定标准:一个是从功能出发,即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二是从形式出发。主位可以划分为单项,复项和句项主位。
   本文简单比较了马泰休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得出的结论是英语和汉语都是属于相对固定的词序,因此使用韩礼德的理论来解释更合适一些。在介绍完一些和实义切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后,作者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从主位-述位划分和主位推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一方面的研究除了有一些理论价值外,对大学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