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静电纺丝法制备氟碳聚合物功能材料及性能研究
【6h】

静电纺丝法制备氟碳聚合物功能材料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氟碳聚合物

1.1.2 聚偏氟乙烯的应用

1.2 静电纺丝技术

1.2.1 静电纺丝的起源和发展

1.2.2 形成射流的临界条件

1.2.3 静电纺丝的原理

1.2.4 影响静电纺丝的因素

1.2.5 静电纺丝的发展和应用

1.3 超疏水表面

1.3.1 超疏水的理论

1.3.2 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

1.3.3 超疏水表面的用途

1.4 近红外隐身涂层

1.4.1 近红外吸收剂的定义及分类

1.4.2 近红外吸收剂应用

1.4.3 近红外隐身涂层的应用

1.5 光催化性能研究

1.5.1 光催化理论

1.5.2 光催化的影响因素

1.5.3 光催化的用途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的意义

1.6.3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6.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疏水性微球及PVDF电纺丝纤维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3.1 聚偏氟乙烯溶液的制备

2.3.2 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微球

2.3.3 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串珠

2.3.4 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纤维

2.4 测试手段与测试结果

2.4.1 测试手段

2.4.2 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近红外隐身涂层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 无机玻璃粉体/PVDF溶液的制备

3.3.2 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玻璃粉体/PVDF微球

3.3.3 有机胺类染料/PVDF溶液的制备

3.3.4 静电纺丝法制备有机胺类染料/PVDF微球

3.3.5 有机硫代双烯类染料/PVDF溶液的制备

3.3.6 静电纺丝法制备有机硫代双烯类染料/PVDF微球

3.4 测试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酞菁/PVDF纤维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步骤

4.3.1 金属酞菁/PVDF溶液的制备

4.3.2 静电纺丝法制备金属酞菁纤维/PVDF

4.4 测试结果

4.5 其他实验性质研究

4.5.1 实验材料

4.5.2 实验仪器

4.6.3 实验步骤

4.5.4 测试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偏氟乙烯和N,N-二甲基甲酰氨混合溶液的静电纺丝技术,对所获得的样品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其表面张力、疏水性。结果表明,对所得样品形貌影响偏大的是质量分数。当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为15%时,接收屏上所获得的形貌为PVDF的微球;当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为20%时,所获得的形貌为纤维连接的PVDF串珠形式;当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所获得的形貌为PVDF纤维的串珠现象更加明显;当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到30%时,所获得的形貌都是PVDF的纤维。以上样品,均可以达到疏水效果。
  为实现Nd∶YAG激光器发射的1064nm波长激光产生有效的吸收,本论文采用无机和有机近红外吸收染料作为激光隐身涂层的添加剂,加入到涂料当中。所添加的无机和有机染料都能够满足低反射率指标要求,但有机染料和无机样品相比存在吸收峰较宽的缺点。
  此外本文研究了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金属酞菁/聚偏氟乙烯复合纤维,针对不同添加比例的金属酞菁进行了光催化测试,讨论其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