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植物园种植设计研究
【6h】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植物园种植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相关概念

1.6.1 关于认知心理学

1.6.2 关于植物园

1.6.3 关于种植设计

1.7 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1.7.1 引言

1.7.2 信息加工模型分析

1.7.3 感受器

1.7.4 加工器

1.7.5 记忆

1.8 种植设计简介

1.8.1 现化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理念

1.8.2 种植设计的设计元素

1.8.3 现代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

1.9 植物园简介

1.9.1 植物园的功能作用

1.9.2 植物园的分类

2 认知心理学在种植设计中的运用

2.1 输入信息与种植设计

2.1.1 视觉编码

2.1.2 听觉编码

2.1.3 肤觉编码

2.2 处理信息与种植设计

2.2.1 审美和偏爱研究

2.2.2 基于行为需求的种植设计原则

2.2.3 注意与种植设计

2.3 贮存信息与种植设计

2.3.1 短时记忆与种植设计

2.3.2 长时记忆与种植设计

3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植物园种植设计研究

3.1 引言

3.2 植物园种植设计原则

3.2.1 种植设计原则Ⅰ:刺激是展示的主体

3.2.2 种植设计原则Ⅱ:创造记忆的空间

3.2.3 种植设计原则Ⅲ:消除遗忘的可能

3.3 植物园典型地段种植设计研究

3.3.1 植物园典型地段选择依据

3.3.2 路径

3.3.3 边界

3.3.4 区域

3.3.5 节点

3.3.6 地标

4 实例研究--湘南植物园总体规划

4.1 湘南植物园总体规划

4.1.1 资兴城市和基地现状

4.1.2 项目概况

4.1.3 规划设计理论

4.1.4 总体布局

4.1.5 植物专类园规划

4.1.6 生态旅游设计

4.2 樟楠植物专类园种植设计

4.2.1 樟楠植物专类园的性质及意义

4.2.2 设计目标与特色

4.2.3 功能布局

4.2.4 认知心理学在樟楠植物专类园种植设计的运用

5 总结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真个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关系到人类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中,唯一能以自然更新的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绿色植物,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也就成为了当今园林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植物园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条件,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植物园不仅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智慧的体现,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象征。
   认知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心理学科,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为主,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遗忘等意识的心理行为。由于教育和意识是息息相关的,论文正是从受教者的感受来指导施教者的行为,并努力设计出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展示;同时,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提出人的信息加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的信息加工模型在植物园种植设计中的应用。
   全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植物景观引导观众受教育的过程和实质,从而提出了植物园种植设计的三条原则:刺激是展示的主体;创造记忆的空间;消除遗忘的可能。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植物园典型地段种植设计是从路径植物景观、边界植物景观、区域植物景观、节点植物景观和地标植物景观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内容都是在对认知过程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植物园参观实际提出的。以上内容在湘南植物园的种植设计中得到一定的论证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