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研究
【6h】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文献综述

1.1 毛竹的生物学特性

1.1.1 毛竹的形态特征

1.1.2 毛竹的生态习性

1.1.3 毛竹资源及其分布

1.1.4 毛竹根系生长特征

1.1.5 毛竹的繁殖育苗

1.2 毛竹的生理学特性

1.2.1 水分代谢

1.2.2 矿质营养

1.2.3 光合作用

1.2.4 呼吸作用

1.2.5 有机物质的转化与代谢

1.3 毛竹地下茎(即竹鞭)的生长规律及促萌技术

1.3.1 毛竹的地下茎(即竹鞭)的生长规律

1.3.2 毛竹的鞭芽性状与促萌技术

1.4 毛竹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1.5 毛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1.6 毛竹的生理学特性研究现状

1.7 研究的意义

1.7.1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1.7.2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1.7.3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7.4 为毛竹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1.8 展望

2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概况与方法

2.1.1 调查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出笋数量规律

2.2.2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态特征

2.2.3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竹体特征

2.3 小结

3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光合性状研究

3.3.1 测定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小结

3.4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硝酸盐代谢还原性研究

3.4.1 测定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小结

3.5 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有机物质的转化与代谢研究

3.5.1 测定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Bambusoideae,Poaceae)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利用历史最悠久的经济竹种。毛竹在长期的系统演化、地理隔离分化和生产经营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异类型。为此从湖南益阳市的百草园调查了6种毛竹不同变异类型,来进行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研究,为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繁育、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观察、测量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对照比较;毛竹不同变异类型都是散生竹,具有单轴散生的地下茎。通过对6种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竹子进行竹体结构的调查,包括地径、胸径、秆高、秆色、枝下高、胸径以下节数、节间长、形态特征明显的节数等,结果表明毛竹不同变异类型的这6种竹种有着不同的形态变异和独特的征状。圣音毛竹的节间与节间如金元宝状垒起;龟甲竹竹秆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曲秆毛竹的基部开始呈“之”字形弯曲;厚壁毛竹的竿壁厚,基部壁厚3-4cm,中部1.4-1.8cm厚,上部近实心;绿槽毛竹竹秆黄色,凹槽部位均为绿色;花毛竹的竿黄色,节间有鲜艳的粗细不一的绿色条纹等,这些在竹秆形态、大小、颜色、竹枝形态、竹叶颜色等方面的不同变异使其具有观赏价值。
   生理学特性研究通过对其诸样本生理指标进行实验测定得出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讨论相关生理特性与季节变化和环境的关系。生理学特性研究通过对6种不同变异类型的毛竹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叶片叶绿素、游离氨基酸、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这5个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毛竹不同变异类型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叶绿素含量在8月达到最高峰,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相关,在8月达到最高峰。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9月达到高峰值,β-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9月达到高峰值。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与普通毛竹类似的株型较大的花毛竹、厚壁毛竹和曲秆毛竹,其生理指标值比株型较小的龟甲竹、绿槽毛竹和圣音竹大,且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要早30d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