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形态创新研究
【6h】

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形态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文献现状及研究水平

1.2.2 概念解析与界定

1.3 论文范围、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方案和拟采取的措施

1.3.4 论文创新点

1.3.5 框架图技术路线

2 家具形态的空间语境形成机制

2.1 空间语境

2.1.1 空间体验

2.1.2 空间语境的语言特性

2.1.3 家具空间的语境定位

2.2 家具物质语境体系的建立

2.2.1 影响家具形态的空间物质内容

2.2.2 物质语境对家具空间的制约

2.3 家具非物质语境体系的建立

2.3.1 家具空间的非物质语境

2.3.2 非物质语境对家具空间的制约

2.4.空间语境下家具风格的建立

2.4.1 家具与室内的风格关系

2.4.2 家具风格的表现

2.5 空间语境形成机制的完善

3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认知机制

3.1 家具形态的定义

3.1.1 形态的理解

3.1.2 形态的空间特性

3.2 家具形态的空间认知

3.2.1 空间认知的尺度关系

3.2.2 空间认知的主客观统一

3.3 家具形态的常态基因

3.3.1 各类家具形态的历史积淀

3.3.2 各类家具的常规形态

3.4 家具形态的变异

3.4.1 制约形态变异的因素

3.4.2 空间语境下家具常态与异态间的关系

3.5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认知机制的完善

4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创新机制

4.1 形态创新的理解

4.1.1 形态在展示层面上的创新

4.1.2 形态创新上的视觉化思维

4.1.3 形态创新中的思维束缚

4.2 家具形态创新上的语言化思维

4.2.1 思维的认知活动

4.2.2 图文表述形态的特点

4.3 家具形态创新的语汇

4.3.1 形态语汇的分类

4.3.2 家具形态语汇的特点

4.4 家具形态创新的思维规律

4.4.1 家具形态创新的动态呈现

4.4.2 家具形态创新的智能因素

4.5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协调创新

4.6 空间语境下当代家具形态创新机制的完善

5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创新的评价机制

5.1 场的概念

5.2 形意场的建立

5.2.1 形意场的理解

5.2.2 形意场的特性

5.3 形意场的宏观、中观、微观的评价

5.3.1 家具形意场的宏观考察

5.3.2 形意场的中观层面

5.3.3 形意场的微观层面

5.3.4 形意场下的情感与行为

5.4 空间语境下的形态的综合创新

5.5 家具创新实践的个案解析

5.5.1 酒店空间中的家具形态分析

5.5.2 桌椅凳类及橱柜的形态分析

5.6 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创新评价机制的完善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人被空间所笼罩,并根据不同需求,借助围合形式将空间做了内外结合的有机处理,从而产生满足多种功能的空间形式,其中家具作为人产生各种活动的媒介体,不断地与所属的空间环境产生互动。
  论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家具所处的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语境,来探究家具形态的认知规律,从而总结出家具形态的创新思维及方法,构建起能考察家具形态效果的“形意场”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采用文献法收集家具形态资料,对床、椅、桌、柜等代表性家具形态的历史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用归纳法整合出各类家具形态的主要视觉特征,提炼出相应的形态在判断上的共性标准;用经验总结法,对相关家具的诸多观念及论述进行系统整理,使得物质与非物质语境体系内容及人认识空间的主客观标准更为全面而完整;用个案研究法对桌椅两类家具如何融入空间主题做出设计案例分析;用分析法对各类家具进行重点分析,以8个主观指标与23个客观指标的交错比照来考察家具形态的变化特点;用跨学科研究法将心理学、物理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学科中“场”概念延伸,建立“形意场”概念以使家具形态能得到更为全面的诠释。
  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家具形态外部空间中物质与非物质信息内容进行了归纳;对家具形态自身在常态与异态上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从创新结果上分析了家具设计思维创新的特点及方法;还从家具创新评价上构建起主客观因素统一的“形意场”对话机制。因而在结果上,论文认为:家具的形态创新只有放置到空间的“关系场”中,与空间中所蕴含的各类因素相互联系,才有实际的创新价值;各类家具形态的生成根源得到明确解析;借助文字语言中的各类词性特点,家具形态的创新方式可获得全新理解;建立的“形意场”体系能对各类家具形态创新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评判与修正。
  可以说,家具形态的创新进程是人在思维常态基础上的求异历程。然而异态合适与否,不仅受到物质与非物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衡,而且受制于人们思维异化程度的限制。当用“动态”思维操作方式开启“异态”之门,就能最大化地丰富家具世界的形态。再借助“形意场”的评判就能寻找符合某时某地某人(集体或个人)的最佳形态样式,并创造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兴生活方式。

著录项

  • 作者

    范伟;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学科 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文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664.01;
  • 关键词

    家具设计; 形态创新; 空间语境; 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