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两步路平台的武功山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
【6h】

基于两步路平台的武功山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者时空行为

2.1.2 旅游者路径轨迹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者行为理论

2.2.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2.3 时空数据挖掘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2.3.2 时间国内外相关研究

2.3.3 时空行为国内外研究

3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地概况

3.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5.1 旅游者行为偏好内容分析数据整理

3.5.2 武功山旅游者兴趣点数据整理

3.5.3 武功山旅游者游览路径数据整理

4 结果与讨论

4.1 游客量的时间变化

4.1.1 游客量季节性特征

4.1.2 旅游者月度时间分布特征

4.1.2 旅游数量周变化情况

4.1.3 游客量日变化情况

4.2 旅游者在景区内逗留时间分析

4.3 武功山旅游者行为偏好内容分析

4.3.1 旅游者关注点高频特征词分析

4.3.2 旅游者点评信息高频特征词语义网络分析

4.4 武功山旅游者兴趣点空间分布分析

4.4.1 关注点空间特征分析

4.4.2 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4.3 空间聚集点的空间类目构建

4.5 旅游者四季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5.1 春季旅游者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5.2 夏季旅游者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5.3 秋季旅游者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5.4 冬季旅游者关注点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4.5.5 四季旅游者关注点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4.6 旅游者游览路径特征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对旅游数字足迹应用的建议

5.2.2 对武功山发展的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使得互联网上汇集大量自发的、真实旅游者数字足迹信息。这种旅游者数字足迹为研究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以江西武功山景区为实证对象,基于武功山旅游者在两步路平台发布的轨迹旅游数字足迹,通过爬虫软件爬取旅游者信息和轨迹数据(包括GPS数据和文字标注等),对旅游者到访景区的空间与时间数据进行统计,使用内容分析工具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分析和挖掘,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旅游者在武功山旅游时的兴趣点和行为轨迹的空间集聚现象。 结果表明:①在时间行为特征上,武功山以短途游为主,旅游者停留时间基本在1-3天之间,武功山晚上的游客量高于白天武功山的游客量;旅游者出游时间集中在4、5、6、10、12月份,受法定节假日的影响较大。②在兴趣点的空间行为特征上,旅游者兴趣点分为对登山入口点的关注、自然景观的关注、人文景观的关注、基础设施的关注和对身体压力感知的关注五类。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兴趣点的密度分析核呈椭圆形沿道路分布。不同季节旅游者兴趣点比较稳定,但在关注的类型上差异较为明显。③从武功山旅游者的旅游路径上看,游览路径呈“一热线、多延伸”的旅游者行为规律。“一热线”指金顶到发云界的游览密度最高,是整个武功山景区最热门路段,也是旅游者必游的路段。“多延伸”指有多条登山分散路线分别与热点线路相连。本研究以两步路平台轨迹这一较新的数据作为时空行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纵向时间的比较研究旅游者时间变化规律、旅游者兴趣点的时空规律和旅游路径的空间规律,丰富了旅游者时空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武功山旅游空间优化和调整提供建议和管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