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符号学观照下的《吉檀迦利》中译本比较
【6h】

社会符号学观照下的《吉檀迦利》中译本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1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Gitanjali

1.1 About the Poet

1.2 About Gitanjali

Chapter 2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Gitanjali and their Respective Translators

2.1 About Bingxin

2.1.1 Bingxin as a Writer

2.1.2 Bingxin as a Translator

2.1.3 Main Features of Bingxin's Translation

2.1.4 Influence of Tagore on Bingxin

2.2 About Bai Kaiyuan

Chapter 3 Sociosemiotic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3.1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3.2 Sociosemiotics- Defini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3.2.1 Semiotics

3.2.2 Sociosemiotics

3.3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3.4 Highlights of Sociosemiotics 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oetry Translation

Chapter 4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Bingxin's and Bai Kaiyuan's Versions of Gitanjali from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

4.1 On the Transfer of Referential Meaning

4.1.1 Transfer of Religious Terms

4.1.2 Transfer of Non-Religious Terms

4.2 On the Transfer of Linguistic Meaning

4.2.1Transfer of Rhetorical Linguistic Meaning

4.2.2Transfer of Non-Rhetorical Linguistic Meaning

4.3 On the Transfer of Pragmatic Meaning

4.3.1 Reproduction of Register

4.3.2 Reproduction of Intentionality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享誉世界的文坛巨子,在诗歌、小说、绘画、音乐等领域建树颇丰,造诣深厚,尤以诗歌见长,被印度和孟加拉国人民虔诚地称为“诗祖”、“诗圣”。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文学奖的亚洲作家,其获奖作品正是本文将要研究的诗集《吉檀迦利》,颁奖辞中誉为“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且“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从而“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1>我国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引介和翻译泰戈尔的作品,这对后来我国新体诗的雏形初就及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大批新体诗人兼翻译家涌现出来,冰心也深受影响而创作了许多诗歌,闻一多先生称冰心为“中国最善学泰戈尔”<'2>的女作家,徐志摩认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3>由于受到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开创了中国小诗的先河,创作出了中国的《飞鸟集》——《繁星》和《春水》,从而为她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翻译《吉檀迦利》等一系列泰戈尔的作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鉴于此,她的译本在经历以白开元译本为代表的众多重译后依然独树一帜。 本文旨在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比冰心和白开元的译本,从而进一步证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译本对比研究中的实用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核心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且强调一切社会符号都具有意义。 功能相似的实现最终依赖于意义在目的语中成功再现。就译本比较而言,意义在目标语中再现的程度决定了译本质量的高低。本文意义的划分采用莫里斯符号意义区分法:(1)指称意义,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2)言内意义,即符号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3)语用意义,即符号和解释者之间关系所体现的意义。就指称意义的翻译,本文主要讨论宗教词汇的翻译以及指称意义的误译。《吉檀迦利》是写给神的颂歌,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词汇,由于冰心和白开元对泰戈尔宗教观念理解的差异,对应的译文也截然不同。 根据诗歌的特色,言内意义的翻译分别从修辞和非修辞角度加以讨论。作为一代语言大师,冰心用中文独有的“顿”以及“平仄”代替英文的音步,最大限度地再现了诗歌的音韵美。按照社会符号学的观点,一切符号都具有意义,标点符号也不例外。本文讨论了这一常被忽略却“意义”重大的特殊符号,较为客观地分析出译者白开元对待译文的态度具有一定随意性。句法重复是宗教文本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法,《吉檀迦利》中大量的句法重复大大增强了文本的节奏感,冰心和白开元都注意到了这一特色,通过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冰心的处理更能体现原作风格。 以往对语用意义的讨论基本都从微观词汇入手,忽略了原文和译作,作为一个大的符号系统标示了作者和译者的语言修养、翻译动机、性别特征、所处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及语言现实等宏观的因素,因此,本文及分析了诸如‘thou’‘you’体现的文体意义,也分析了作者及译者的共同经验、背景知识、性别特征对译文质量的影响。社会符号学观照下的译本对比分析因其全面性而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客观比较两个译本后,认为冰心的译本与原文在意义上更相符,功能上更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