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基于成长的研究视角
【6h】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基于成长的研究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意义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中小企业

1.2.2成长

1.2.3创新力

1.3现有研究综述

1.3.1国外学者的研究

1.3.2国内学者的研究

1.4研究目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1.4.1研究目的与方法

1.4.2研究方法

1.4.3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基础理论回顾及模型构建

2.1中小企业理论

2.1.1产业结构理论对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解释

2.1.2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解释

2.1.3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解释

2.2成长理论

2.2.1企业成长的动力

2.2.2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2.2.3企业成长的模式与战略

2.2.4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

2.2.5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2.3创新理论

2.3.1创新理论的兴起

2.3.2创新理论的发展之一:技术创新经济学

2.3.3创新理论的发展之二:制度创新经济学

2.3.4创新的构成要素

2.3.5关于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

2.4模型构建

2.4.1创新成长模型

2.4.2创新力影响因素模型

第三章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实证假设与样本选择

3.1.1实证假设

3.1.2样本选择

3.2实证指标体系

3.2.1设置原则

3.2.2建立方法及功能

3.2.3指标项目

3.3实证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3.3.1备选方法简介

3.3.2实证方法选择

3.4指标体系修正及数据描述

3.4.1指标体系的修正

3.4.2数据描述及处理

第四章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现状及其国际比较

4.1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状况

4.2以中小上市公司为例的中小企业成长现状

4.2.1中小上市公司年度成长业绩扫描

4.2.2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稳定性分析

4.3以中小上市公司为例的中小企业创新力现状

4.3.1技术创新现状

4.3.2管理创新现状

4.3.3制度创新现状

4.4国际比较

4.4.1创新与美国中小企业成长

4.4.2创新与日本中小企业成长

4.4.3经验总结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第五章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创新力与成长性实证分析

5.1信度分析

5.2创新力因子分析

5.2.1相关检验及公因子方差比

5.2.2主成分提取及样本得分

5.2.3主成分因子载荷

5.2.4主成分归类

5.3创新力与成长性回归分析

5.3.1创新力得分

5.3.2成长性得分

5.3.3回归分析

5.4实证小结

5.4.1创新与成长的关系

5.4.2创新力影响因素

第六章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的相关关系

6.1成长的动力分析

6.1.1成长的动力源

6.2.2成长的信息源

6.2.3成长动力的合成

6.2成长的阻力分析

6.2.1内部的不协调

6.2.2外部的不适应

6.2.3成长阻力的合成

6.3创新力与成长关系的“力场分析”

6.3.1力场分析工具

6.3.2创新力与成长

第七章中小企业创新力影响因素

7.1技术创新

7.1.1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7.1.2案例:大族激光——激光制造第一品牌

7.2管理创新

7.2.1管理创新影响因素

7.2.2案例:定位在海外的营销策略

7.3制度创新

7.3.1制度创新影响因素

7.3.2案例:岗位股制度造就“纽扣之王”

第八章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的培育与提升

8.1以协同创新模式培育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

8.1.1协同创新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8.1.2引入协同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8.2国外协同创新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

8.2.1美国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

8.2.2日本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与知识集群计划

8.3协同创新模式运行机制

8.3.1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

8.3.2中小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

8.3.3中小企业与中分服务机构的协同

8.3.4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协同

8.4协同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建议

8.4.1政府管理支持体系

8.4.2信用担保支持体系

8.4.3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8.4.4财政税收支持体系

8.4.5投资融资支持体系

8.4.6技术转移支持系统

8.4.7信息化支持体系

8.4.8法律法规支持体系

8.4.9市场环境支持体系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本文主要结论

9.1.1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现状的结论

9.1.2关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创新与成长实证的结论

9.1.3关于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相关关系的结论

9.1.4关于中小企业创新力影响因素的结论

9.1.5关于如何培育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力的结论

9.2本文的创新

9.2.1内容创新

9.2.2方法创新

9.3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死亡率相当高,而且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创新力不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日本、欧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新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协同创新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现状如何?中小企业创新力与其成长的相关关系如何?中小企业创新力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培育与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力?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通过界定中小企业、成长、创新力等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中小企业理论、成长理论、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模型”和“创新力影响因素模型”,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部分(第四、五章)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评价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现状,并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实证了“创新成长模型”和“创新力影响因素模型”。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在前一部分实证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力场分析”工具分析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的关系,同时剖析中小企业创新力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第八、九章)在前文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在分析国外协同创新成功典型后,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从理论上讲,这将有助于弥补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完善和发展中小企业理论、成长理论及创新理论;就实践讲,这将有助于制定出培育和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的有效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高、更快、更好的成长。 在中小企业整体成长情况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中,对国民经济增长正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以中小上市公司为例的中小企业成长性状况方面,2003-2005年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业绩逐年恶化。而创新力方面,虽然各家中小上市公司的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资源不少,但目前中小上市公司的创新面向本企业而不面向顾客,重结果轻过程控制,重机遇轻战略规划,重进度轻创新规律,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缺乏制度性和积累的创新模式。 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与创新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创新力对成长性的影响系数为0.733;而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创新力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244、0.392和0.363。综合来看,这三类创新对整体创新力的影响度相差不大,这说明这三类创新呈现相互“支撑”的关系,对企业整体生存和发展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相对来说,管理创新对整体创新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而言最小。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来源有六个方面,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导入、战略导向的创新变化、员工素质或企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变化、经营规模扩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推动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变动。而中小企业成长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内部的不协调,包括职能部门间的不协调、激励机制的弱化、管理系统的“控制损失”和内部运作的“成功惯性”;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不适应,包括外部环境对成长的制约、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和战略经营的“成功惯性”。当中小企业的创新被市场选择后,创新就演变成中小企业成长。创新力的功效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主要用于克服企业内部阻力,二是主要用于克服企业外部阻力,三是形成企业成长的持续牵引动力。虽然创新力不等于成长合力,但创新力必定可以影响并改变中小企业的成长合力。创新力越大,其成长性也越高。 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能力保障机制。技术创新包括技术人员投入、研发技改投入和创新转化效率等方面的内容。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形成了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保障机制。管理创新包括市场营销效率、财务管理效率、内部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形成了相应的支撑和激励机制。制度创新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事件及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力,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包括政府管理、信用担保、人力资源、财政税收、投资融资、技术转移、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九大方面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