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的”字结构的句法特征及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6h】

论“的”字结构的句法特征及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代理获取

摘要

“的”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里比较常见,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短语结构。有关“的”字结构的研究也颇多。本文拟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汉语“的”字结构的考察和分析,探讨“的”字结构的句法特征,并对一种典型的汉语“的”字结构(“NP+的+VP”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文首先从普遍语法的观点出发,同意Ning(1995,1996)和吴刚(2000)的主张,将“的”分析为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功能语类,且是其所在结构的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发现“NP+的+VP”结构中的“的”的句法特征类似于英语中的标句词“that”,因此推断汉语中的“的”也具有[+N]的特征。“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通常在句子中占据主、宾语的位置。 在进一步讨论汉语“的”字结构的过程中,本文重点分析了“NP+的+VP”结构。“NP+的+VP”结构在句子中占据主、宾语的位置,但此结构中的动词是否已经“名物化”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此外,众多学者同意将此结构中的动词看作是结构的中心,这又与向心结构理论产生了矛盾,很难解释中心词的动词性与整个结构的名词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我们发现“NP+的+VP”结构中的动词仍然还保留了某些动词性特征,如可带宾语等。不过,我们同时还发现此动词也获得了一些名词性特征,如可直接作主、宾语,不能带时体标记等。本文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对“NP+的+VP”结构中“的”的句法特征的分析和动词的词性变化过程上,并重点讨论了此结构的生成过程。本文不支持名物化的说法。但如何解释此结构中动词的名词性特征呢?Chomsky(1979)根据标准理论引进空词缀Af。在该分析中,动词的动词性是由词库所决定的,而其名词性则由Af决定。Chomsky的分析对本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NP+的+VP”结构中的动词同时具有动词性和名词性的某些特征,本文做出了以下假想:认为在中心语“的”后还存在一个功能性空语类n。此成分具有很强的[+N]性,它和VP组合成的nP同样也具有[+N]性。因此,此结构可直接用作主语或宾语。在“NP+的+VP”结构中,n和VP形成的最大投射nP作中心词“的”的补语。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是由“的”的名词性特征决定的,空n使动词获得了某些名词性特征,而动词的动词特性则是从词库中取词时就业已具备的。这样就能解释此结构中动词的动词性特征、名词性特征以及整个结构的名词性。

著录项

  • 作者

    晏虎;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白清;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句法 ;
  • 关键词

    的字结构; 句法结构; DP假说; 空成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