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6h】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实验仪器及所用试剂、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的建立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的应用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染色体易拉携带者的植入前诊断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1)以单细胞细菌人工染色体一荧光原位杂交(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sation,BAC-FISH)为核心技术,建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 diagnostic,PGD)体系。(2)将建立的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应用于临床。 方法:(1)从遗传咨询门诊中筛选一例经G显带证实为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即病例1,核型为46,XY,t(1;12)(q32;q13)),有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IVF/ICSI)指征,且要求行PGD的患者,根据患者核型选择合适的BAC克隆,自制BAC探针,用正常人及该携带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我室建株淋巴细胞行预实验。然后,对染色体核型正常夫妇IVF/ICSI后发育不良的卵裂球细胞行单细胞BAC-FISH,建立基于BAC-FISH技术的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2)用建立的诊断体系,对4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夫妇,分别行1个PGD周期,(病例1为男性携带者,46,XY,t(1;12)(q32;q13);病例2为男性携带者,46,XY,t(7;13)(p10;q10);病例3为女性携带者,46,XX,t(1;5)(p32;q35.1);病例4为男性携带者,45,XY,der(13;14)(q10;q10),4例携带者的配偶染色体核型均正常)。 结果:(1)体系建立中,所选BAC探针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间期核的平均杂交效率为95.9%,特异性为100%。建株淋巴细胞固定中,35个淋巴细胞用吐温-20/盐酸(Tween-20/HCL,TH)法固定,34.3%(12/35)的细胞在固定中丢失,65.7%(23/35)的细胞见单核,0%(0/35)的细胞见2个核。98个淋巴细胞用吐温-20/盐酸+甲醇:冰醋酸(Tween.20/HCL+Methanol:Acetic acid,TH+MA)法固定,3.1%(3/98)的细胞在固定中丢失,94.9%(93/98)的细胞见单核,2%(2/98)的细胞见2个核。共获得捐献卵裂球细胞205个,205个用于固定,0%(0/205)的细胞在固定中丢失,47.4%(97/205)的细胞见单核,6.8%(14/205)的细胞见多核(≥2个核),19.0%(39/205)的细胞见核碎片,26.8%(55/205)的细胞未见核。97个卵裂球细胞用于杂交,杂交后93个见信号,杂交效率95.9%(93/97)。(2)4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结果表明,病例1、病例2、病例4分别有1个、1个、4个胚胎未见异常,病例3的2个胚胎无法诊断。病例1、2、3、4分别移植1个、1个、2个、3个胚胎,其中病例1、2、3均未妊娠,病例4已获临床妊娠,目前正在妊娠中。 结论:(1)以单细胞BAC-FISH为核心技术建立了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2)建立的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体系,相对于目前国内所用的2个商业化端粒探针行染色体易位携带者PGD更经济、准确。(3)应用该体系已成功使一例13、14号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妊娠。(4)该体系为其他染色体异常的PGD奠定了基础,将为更多的染色体异常患者及家庭提供更全面的PG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