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多元WH-问句移位优先权的优选分析
【6h】

英语多元WH-问句移位优先权的优选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Abbreviations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0 Introduction

1.1 ECP Analysis

1.1.1 ECP Analysis of Superiority

1.1.2 Problems of ECP Analysis

1.2 MLC Analysis

1.2.1 MLC Analysis of Superiority

1.2.2 Problems of MLC

1.3 Summary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OT and OT-based Syntax

2.0 Introduction

2.1 Basics of OT

2.1.1 The Architecture of OT

2.1.2 Constraints

2.1.3OT Analysis

2.2 OT-based Syntax

2.2.1 Input in OT-based Syntax

2.2.2 Generator in OT-based syntax

2.2.3 Evaluator in OT-based Syntax

2.3 A Comparison Between OT and TG

2.4 Summary

Chapter 3 OT Analysis of the Four Kinds of Superiority

3.0 Introduction

3.1 Grimshaw's Analysis of Wh-movement

3.2 Modifications of Grimshaw's Analysis

3.2.1 OPERATOR IN SPECIFIER

3.2.2 HIERARCHY OF ADJACENCY(HIE-ADJ)

3.3OT Analysis of Four kinds of Superiority

3.3.1 Subject-Object Asymmetry

3.3.2 Adjunct-Object Asymmetry

3.3.3 Adjunct-Subject Asymmetry

3.3.4 Indirect Object-Direct Object Asymmetry

3.4Summary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多元wh-问句(multiple wh-questions)移位优先权(superiority)指的是在同一个句子中一个wh-成分优先于其他wh-成分进行移位的语言现象。英语中的优先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第一,主语优先于宾语;第二,附加语优先于宾语;第三,附加语优先于主语;第四,间接宾语优先于直接宾语,在wh-问句中作显性移位。基于传统生成语法模式解释优先权问题的研究已进行了很多,但无论是在“管约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还是在“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的框架下,优先权问题都未得到充分的解释。鉴于此,笔者试图运用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简称OT)这一新的语言学理论对wh-移位中的优先权问题进行解释,以体现解释的充分性原则。 优选论(OT)是由Prince和Smolensky于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虽然这一理论最初产生于音系学但它所提出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现已应用于音系学以外的许多其他领域。优选论的语法操作是输入到输出的映射(mapping)过程:首先,一个输入项(input)将被映射到一个数量无限的候选输出项(output)的集合中;然后,特定语言所具有的评估体系,即制约条件层级排列体系(constrainthierarchy)对所有的候选输出项同时进行评估,从中一次性选出一个优选输出项(optimal candidate)。优选句法学(OT-based syntax)是优选论在句法层面的应用,优选论中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优选句法学。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Grimshaw(1997)对wh-移位所作的优选论分析基础上的。Grimshaw运用优选论对wh-移位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但她的研究只涉及一元wh-移位,而忽视了多元wh-问句中的移位问题。若运用她的研究成果分析优先权现象,则会得出一些句法错误的最优选项。因此笔者认为,Grimshaw的研究不够全面,应该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文通过语料分析修改了她研究中的两点不足:第一,将标记性制约条件OPERATOR IN SPECIFIER修改为“CP的标志语(specifier)位置只能被一个算子(operator)占据”;第二,在Grimshaw所列的制约条件层级体系中添加了各句法成分相对于中心词的接近程度的制约条件“HIERARCHY OF ADJACENCY。” 最后本文沿用Grimshaw的研究方法,通过例句分析和制约条件之间的相互比较得出了最终的制约条件层级排列体系,“OP-SPEC>>OB-HD>>HIE-ADJ>>FULL-INT>>STAY”,并通过优选竞选表对英语多元wh-问句中常见的四种移位优先权现象做出解释。 本文是笔者运用优选句法学这一新的语言学理论解决传统语言学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试图对Grimshaw的研究成果加以完善的努力。笔者为英语中的四种优先权现象提供了比较一致的优选论解释,并使得一元和多元wh-问句的移位问题在优选论的框架下达到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