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位、复位和定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中非政府组织反思
【6h】

缺位、复位和定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中非政府组织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综述

第二章相关理论考察

2.1关于非政府组织

2.1.1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2.1.2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2.1.3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2.1.4非政府组织兴起原因

2.2关于和谐思想

2.2.1西方关于和谐的思想

2.2.2我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

第三章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与非政府组织价值理念的契合

3.1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3.1.1和谐社会的提出

3.1.2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1.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3.2现代公民意识——非政府组织的价值理念

3.2.1现代公民意识的内涵

3.2.2非政府组织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塑造

第四章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

4.1从缺位到复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演进

4.2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2.1社会结构转型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4.2.2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存在问题与路径选择

5.1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1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的缺陷

5.1.2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缺陷

5.2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发展路径选择

5.2.1营造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5.2.2规范非政府组织内部管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非政府组织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社会民间组织,作为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新的可能。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现代化得以顺利进行的精神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对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组织载体。非政府组织的价值理念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有着内在一致性。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既有利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又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全。同时,非政府组织还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非政府组织因其发展时间不长,发展基础不牢靠,而存在内外两方面的困境。制度环境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社会不发达是困扰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外部缺陷。其内部障碍表现为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和志愿性。针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环境建设、组织内部管理两方面入手来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发展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