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IgA肾病中肥大细胞的浸润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
【6h】

原发性IgA肾病中肥大细胞的浸润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对照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2.3结果观察

2.4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结果

3.1Lee氏不同等级之间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积分的比较

3.2肾组织中MC的分布与数量

3.3肾组织中α-SMA的分布与表达

3.4肾组织中PAR-2的分布与表达

3.5肾组织中SCF的分布与表达

3.6肾小管间质中MC数、α-SMA、PAR-2、SCF的表达量之间的比较及与SCr、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第四章讨论

4.1 MC与IgA肾病

4.2 MC、a-SMA与IgA肾病的关系

4.3 MC、类胰蛋白酶、PAR-2与IgA肾病的关系

4.4 MC、SCF与IgA肾病的关系

4.5结语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肥大细胞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人类原发性IgA肾病肾组织中的浸润及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 PAR-2)、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关系,探寻肥大细胞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以35例IgA肾病肾活检石蜡包埋肾组织及5例肾肿瘤病人行肾切除的远离肿瘤部位的肾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ee氏分级及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MC、α-SMA、PAR-2、SCF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英文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随着Lee氏分级等级的升高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MC数目、α-SMA、PAR-2、SCF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 2.肾小管间质中MC①、α-SMA②、PAR-2③、SCF④的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①/②r=0.887,①/③r=0.844,①/④=0.853,②/③r=0.874,②/④r=0.887,③/④r=0.893,P均<0.01)。肾小管间质中MC、α-SMA、PAR-2、SCF的表达水平均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948,0.887,0.840,0.815,P均<0.01)。 3.肾小管间质中MC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738,P<0.05),与24h尿蛋白量无相关。 结论: 1.肥大细胞浸润与原发性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说明肥大细胞可能是原发性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2.类胰蛋白酶、PAR-2、SCF及成纤维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原发性IgA肾病复杂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