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的困顿与变异——历史转型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6h】

精神的困顿与变异——历史转型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转型期小说中的三类知识分子形象

1.1文人、学院派知识分子:以《废都》、《桃李》为例

1.1.1《废都》:世纪末知识分子的精神颓败史

1.1.2《桃李》:消费时代知识分子价值的迷失

1.2置身权利场中的知识分子:以《国画》、《沧浪之水》为例

1.2.1《国画》:人性的异化与沉沦

1.2.2《沧浪之水》: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心灵史

1.3市民化的知识分子:以池莉、何顿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例

1.3.1“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1.3.2欲望世界里的精神挣扎

第二章转型期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异

2.1精神走向:从执着的坚守到痛苦的背弃

2.2情感流变:从真爱的追求到性爱的放纵

2.3价值取向:从崇高走向世俗

2.4社会地位:从中心走向边缘

第三章转型以来知识分子精神蜕变的原因

3.1多重的社会环境对知识分子中心话语的消解

3.1.1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环境对精英文化的扼制

3.1.2经济转型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双重危机

3.1.3后现代主义对知识分子中心话语的放逐

3.2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退化

3.2.1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缺位

3.2.2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的消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由政治社会进入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了人们各种思想观念的调整与改变。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礼,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本文就以转型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对学院派、身处权利场和市民化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剖析,从上至下来展现各类层知识分子的整体形象特征。 第二部分则把转型前后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对比,从精神走向、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揭示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在社会转型后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上的变异。 最后一部分把他们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挖掘社会转型以来知识分子形象整体退化的深层原因。客观上,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环境、商业大潮的突起和后现代文化等多质的社会现状对精英文化的扼制,造成了知识分子巨大的精神危机,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独立人格、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的退位则加速了知识分子精神的蜕变。 在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在社会上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应具有怎样的价值取向等问题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