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针留置后血管瘤的组织病理变化及MMP-2、MMP-9、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6h】

铜针留置后血管瘤的组织病理变化及MMP-2、MMP-9、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词汇对照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标本来源及制备

2.2主要试剂

2.3主要仪器(产地和型号)

2.4实验方法

2.5观察和图像分析

2.6统计分析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血管瘤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铜针留置前后血管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MMP-2,MMP-9,TGF-β1的表达差异与血管瘤增生退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的机制,为血管瘤及其它肿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①血管瘤患者符合铜针治疗适应症的行铜针治疗②选工业用直径3mm,长3-10cm铜丝,一端打磨成尖,另一端弯成圆形的铜针,灭菌备用。所有患者均在麻醉下行瘤体局部留置铜针治疗,留置铜针16~45枚,留置时间为1周③治疗前后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留置标本④按Mulliken分类标准复检共增生期血管瘤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18岁,平均年龄8.5±5.5岁。⑤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x400)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变化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铜针留置前后组织MMP-2,MMP-9,TGF-β1表达情况,图像分析并统计铜针治疗前后组织因子表达差异。 结果: 1组织病理学变化治疗前瘤体组织血管部分呈囊状不规则扩张,管腔大小不一,内衬内皮细胞显著增生,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呈胖梭形,围绕官腔不明显的血管腔隙,有多层基底膜,细胞间结缔组织极少;治疗后多数样本组织血管管腔明显缩小变窄,甚至闭塞,管壁萎缩,原官腔被大量纤维组织取代。 2 MMP-2在血管瘤组织中强表达,在铜针治疗后血管瘤组织中表达极弱,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MMP-9在铜针治疗前血管瘤组织中强表达,而铜针治疗后血管瘤组织中表达极弱,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TGF-β在铜针治疗前血管瘤组织中低表达,铜针治疗后血管瘤组织中极低表达,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可使血管发生萎缩甚至闭塞,纤维化等变化而加速血管瘤的退化。 2铜针留置前后MMP-2,MMP-9在血管瘤组织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铜针可能通过干预MMP-2,MMP-9等相关因子的表达而加速血管瘤的退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