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汨罗市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动态变化的纵向观察
【6h】

汨罗市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动态变化的纵向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汨罗市1996年~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汨罗市19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现况调查

1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泪罗市洲、滩野粪的调查及流动人口化疗情况分析

一、 泪罗市洲、滩野粪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二、 流动人口化疗情况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原因及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止2007年,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而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省(湖区5省)及以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四川、云南2省(山区2省)尚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44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7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8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目前疫情尚未控制的县(市、区)有90个,主要分布在湖区5省和山区的云南省。目前全国有血吸虫病人51.6万(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2.9万人),钉螺面积35.7亿m2。与防治初期相比,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8年全国达到了疫情控制标准。国家提出了到2015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知道血吸虫病疫情控制阶段尚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部分流行区血吸虫病人畜数量仍比较高,原有钉螺面积没有明显压缩,反而有增加趋势。加上少数已达标地区疫情的回升,疫情尚有向非疫区城市扩散的潜在危险。
   湖南省是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西汉古尸体内血吸虫的感染证明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悠久。汨罗市位于东洞庭湖区,汨罗江于磊石乡汇入洞庭湖,垸外洲滩钉螺分布广,垸内历史有螺点多。经过几十年的防治,汨罗市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湖南省内较早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自然、气候等),近十几年来,疫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最近报道,汨罗市外出打工人员中发现了本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人,证明该地区经过几十年的防治仍有感染性螺点存在。因此,在当前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形势下,研究血吸虫病的基本消灭区流行因素和疫情变化的规律,可为我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客观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近十年来泪罗市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疫情变化的规律,为制定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评价防控效果及预测流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将来有关血吸虫病疫苗等新技术产品在现场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基线资料。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1996年~2008年的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同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问卷调查法对晚期血吸虫病人、洲滩野粪及阳性螺点等开展相关的现场调查,具体做法如下:
   1、对汨罗市1996年~2008年各项疫情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相关性和规律性。描述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分析流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
   2、采用问卷对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现场调查。
   3、开展野外洲滩粪便采样,采用粪便毛蚴孵化塑料杯顶管法进行实验室检测。
   研究结果:
   1、汨罗市1996年~2008年垸内钉螺面积呈下降趋势,垸外钉螺面积占钉螺总面积90%以上,泪罗市近十年来急性血吸虫病以散发流行为主,且以学生和农民多见,以7~14岁年龄段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垸外感染为主,秋季和夏季为高发期,以游泳戏水为为主要感染方式。
   2、汨罗市晚血病人男性比女性多,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临床分型中以腹水型为主,且救治率高。
   3、汨罗市家畜粪便主要分布在垸外洲滩,并发现有阳性野粪分布;水上流动人员以船民和渔民为主,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年龄以15~54岁最多,渔船码头公厕分布极少。
   结论:汨罗市1996年~2008年钉螺和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垸外,垸外钉螺面积占钉螺总面积90%以上,垸内钉螺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近五年来血吸虫病患病率来呈下降趋势,说明汨罗市的血防工作取了很大成绩,以后要加强垸外钉螺的查杀。历史有螺点和阳性螺点的存在,提示仍然存在当地居民受感染的威胁,对于在感染流行季节可能本地感染的外出的打工人员,应及时跟踪调查。急性血吸虫病以学生多见且以游泳戏水为为主要感染方式,提示血防部门要重视在学校开展血防知识的教育。政府和血防部门在制定防治对策及评价效果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血防工作进入监测阶段后,相应的防治费用和新技术的应用需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和血防部门应及时发现晚期血吸虫病人并实施救治。加强水上流动人员的化疗对预防和减轻湖区血吸虫病危害、控制传染源的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