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及其教育
【6h】

论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及其教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本课题的现有研究概况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加强贫困大学生教育研究的意义

0.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0.5 研究方法

0.6 本论文的工作重点、难点以及采取的方案

0.7 研究目的及意义

0.8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概述

1.1 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基本概念

1.1.1 关于贫困生的界定

1.1.2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内涵与外延

1.1.3 关于消极心理的定义

1.2 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的特点

1.2.1 在认知上功利主义

1.2.2 在情感上怨恨妒忌

1.2.3 在信念上自卑沮丧

1.2.4 在意志上自暴自弃

1.3 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产生和发展过程

1.3.1 入学前的高期望值心理

1.3.2 入学后的失落自卑心理

1.3.3 求学过程中的受挫心理

1.3.4 择业过程中的无奈心理

1.4 研究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理论依据

1.4.1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理论

1.4.2 传统心理学理论

1.4.3 积极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现实表现

2.1 就业认知上的功利主义心理

2.2 就业情感上的自卑怨恨心理

2.2.1 就业前奏心理

2.2.2 就业过程心理

2.2.3 就业终了心理

2.3 就业信念上的自卑绝望心理

2.4 就业意志上的自卑从众心理

第三章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产生的根源

3.1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3.1.1 社会原因

3.1.2 学校原因

3.1.3 家庭原因

3.2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

3.2.1 自身处于矛盾期,是择业消极心理产生的角色原因

3.2.2 文化上的苍白性,是择业消极心理产生的底蕴原因

3.2.3 政治上的动摇性,是择业消极心理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四章 培育积极心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 认知上的相容原则

4.1.1 概念

4.1.2 关于“恶”的辩证分析

4.1.3 辩证地看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4.1.4 结果的合理性与过程的不合理性的统一

4.2 情感上的投资原则

4.2.1 概念

4.2.2 情感投资的根据

4.2.3 自卑怨恨心理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4.2.4 以换位思考方式理解自卑怨恨心理

4.3 信念上的强化原则

4.3.1 概念

4.3.2 信念自强的根据

4.3.3 自卑绝望心理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4.3.4 以同情理解方式对待自卑绝望心理

4.4 意志上的激励原则

4.4.1 概念

4.4.2 实施激励的根据

4.4.3 自卑动摇心理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4.4.4 以设身处地立场理解自卑动摇心理

第五章 培育积极心理应采取的措施

5.1 通过思想正确定位强化认知

5.1.1 在主旋律教育方面,树立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的观念

5.1.2 在创新性教育方面,树立崭新的可持续发展新观念

5.1.3 在综合性教育方面,坚持生涯规划基础上的全面发展

5.1.4 在免疫力教育方面,坚持实践基础上的打造坚强意志

5.2 运用科学的方法艺术融洽情感

5.2.1 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

5.2.2 适应市场模式,培养实践技能

5.2.3 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竞争能力

5.2.4 构建支持体系,加大帮扶力度

5.2.5 重视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

5.3 依靠政策保证到位增强信念

5.3.1 国家政策扶助贫困生

5.3.2 高校自主扶助贫困生

5.4 打造紧张有序环境锤炼意志

5.4.1 鼓励贫困生利用社会实践获取自信

5.4.2 积极为贫困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

5.4.3 通过心理辅导走出心理误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中国当今的贫富悬殊社会现象相对应,高校出现了以贫困农民子弟为主体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在这一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两贫困,即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验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也有部分人自强自立,做到了人穷志不短。
   本文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原理、传统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调研了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种种表现,深挖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并从规律的角度总结出培育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文的思想政治视角,是从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来审视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及其教育。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中国的改革发展的进程,而且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极大的隐患。所以本文写作的目的性就在于:通过缓解和解决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问题,使其在认知上明白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在情感上理解党和政府的难处,在信念上坚信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在意志上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不动摇,在行为上按照党和政府的安排勇于探索和实践。
   本文以社会调研为基础。本人2007年参加了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贫困生基本状况调研”和“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的理论研讨会,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对于成文大有裨益。
   本文的中心内容。以功利主义的消极心理为陪衬,揭示了就业认知上的积极进取心理;以自卑怨恨心理为陪衬,揭示了就业情感上的发愤图强心理;以自卑绝望心理为衬托,揭示了就业信念上的自强自立心理;以自卑从众心理位衬托,揭示了就业意志上的坚定不移心理。这是文章的主干部分,对全文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文章在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消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兼容并蓄方面都有显著的突破。
   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思路。在分析问题中,注重了综合分析;在解决问题中,既有问题解决的规律性认识和途径,又有内涵丰富的价值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