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6h】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及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2.4 本文工作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几个概念的界定

1.4.1 失业

1.4.2 大学生

1.4.3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模型基础

2.1.1 总量性失业模型的演进

2.1.2 凯恩斯周期总量性失业模型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2.2 供求关系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第3章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大学生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

3.1.1 我国大学生供给状况分析

3.1.2 我国大学生需求状况分析

3.2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规模分析

3.2.1 贝弗里奇曲线

3.2.2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规模的计量

3.3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

3.3.1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经济效应

3.3.2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社会效应

第4章 凯恩斯失业模型框架下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成因分析

4.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回报过高与大学生总量性失业

4.1.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回报过高

4.1.2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形成

4.2 我国高等教育补贴过度与大学生总量性失业

4.2.1 我国高等教育补贴过度

4.2.2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形成

4.3 用人单位经验歧视行为与大学生总量性失业

4.3.1 我国用人单位的经验歧视行为

4.3.3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的形成

4.4 金融危机与大学生周期总量性失业

4.4.1 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需求的影响

4.4.2 大学生总量性失业形成

4.5 四类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大学生总量性失业

4.6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与大学生长期总量性失业

4.6.1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

4.6.2 大学生长期总量性失业形成

第5章 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5.1 调低高等教育过高投资回报

5.2 提高非高等教育投资回报

5.3 完善高等教育补贴机制

5.3.1 科学的度量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5.3.2 对高等教育机构实施差别补贴

5.4 规范用人单位用人制度

5.5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第6章 总结与不足

6.1 总结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凯恩斯周期总量性失业模型框架下,结合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分析了大学生总量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包括过高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过度高等教育补贴、企业经验歧视行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过高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是指,在官本位思想的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除了可获得直接货币收益外,还能收获心理满足和地位提升等不可量化的投资回报;过度的高等教育补贴是指,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补贴超过了高等教育的外部收益;企业经验歧视行为则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设定一些不合理的最低工作年限要求,使得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是指08年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放宽了传统教育投资模型中完全就业假设条件,在模型中引入了失业概率,从而将期望预期收益取代预期收益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总量性失业条件下的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行为,并提出,上不上大学的收入流差额过大导致了我国大学生总量性失业长期存在。大学生总量性失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五项对策:调低高等教育过高投资回报、提高非高等教育投资回报、完善高等教育补贴机制、规范用人单位用人制度和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