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特点及TVT-O疗效评价
【6h】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特点及TVT-O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尿动力学检查及膀胱尿道造影检查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随访

2.7 比较指标

2.8 统计学方法

2.9 疗效评价标准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3.2 ICI-Q-SF评分及尿动力学检查

3.3 膀胱尿道造影

4 讨论

5 结论

6.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尿动力学、膀胱尿道造影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评分简表(ICI-Q-SF)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疗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2.探讨TVT-O治疗SUI术前、术后膀胱尿道功能及形态的改变。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2009~2012年间在湘雅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45例。其中行TVT-O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5例因逼尿肌不稳定未行手术治疗,4例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未单纯行TVT-O术治疗。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病史、生育史、术前尿失禁症状严重程度分度及分型、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初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功能尿道长度等)、膀胱尿道造影结果、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患者尿失禁恢复情况、术后ICI-Q-SF评分、尿动力学参数及膀胱尿道造影等。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为患者术后无漏尿,无需使用尿垫;改善为腹压增加时不经常地、少量漏尿,患者对结果满意认为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为患者仍大量漏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疗效
   手术用时25~40min,平均(31.2±3.35)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4天,术后住院时间3~6天。术后2例出现排尿费力,2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缓解。36例患者均未出现膀胱穿孔、术中术后大出血、盆腔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吊带切割或脱落、吊带糜烂等并发症。36例患者33例(91.7%)治疗痊愈,3例(8.3%)改善,治疗效果满意。
   尿动力学检查及ICI-Q-SF评分术后1月行尿动力学复查,术前、术后相关参数的比较:术后ICI-Q-SF评分(包括总评分、频度评分、程度评分及生活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残余尿量、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和功能性尿道长度分别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膀胱尿道造影
   28例患者术前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均可见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腹压增加时均可见造影剂自尿道流出)。术后1月行膀胱尿道造影复查,所有患者腹压增加时均未看到漏尿情况发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位置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
   尿动力学、膀胱尿道造影及ICI-Q-SF在SUI诊疗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TVT-O术治疗SUI不会影响患者膀胱储尿及排尿功能,也不会增加静态尿道压及延长功能性尿道长度。对伴有严重盆底器官脱垂的SUI患者,应首先考虑行盆底修复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