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指导作用的研究
【6h】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指导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1.1 病例资料

1.2 分组

1.3 仪器列表

2 研究方法

2.1 复苏目标

2.2 有创操作

2.3 采取干预措施

2.4 数据采集

3、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资料统计

2、液体复苏前ScvO2+P(cv-a)CO2目标组与ScvO2目标组比较

3 液体复苏治疗6小时后疗效评价

4 两组患者主要转归指标对比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入选的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目标组(ScvO2目标组)和ScvO2+P(cv-a)CO2目标组。每个病例确诊后均在第一时间留取细菌培养标本。经验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液体复苏。ScvO2目标组在液体复苏过程中以容量复苏成功为目标,达标标准: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机械通气时12~15 mmHg);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尿量≥0.5mL/kg/h;④ScvO2≥70%。各项指标达标后,仍维持上述水平治疗6小时。如果ScvO2低于70%则在滴定式调整容量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对贫血明显的患者进行输红细胞悬液处理至HCT>30%,在ScvO2达标后维持该水平治疗6小时。ScvO2+P(cv-a)CO2目标组在容量复苏成功即达到ScvO2目标组复苏标准后如果P(cv-a)CO2≥6mmHg则在滴定式调整容量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对贫血明显的患者进行输红细胞悬液处理至HCT>30%,P(cv-a)CO2<6 mmHg后维持该水平治疗6小时。治疗过程中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8.3mmol/L。每小时监测各组患者心率、呼吸、有创及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CVP、每小时尿量、尿比重、每小时动脉血血气分析、中心静脉血血气分析和6小时前后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同时通过PiCCO监测患者,6小时前后心脏指数(Cl)、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值,6小时的液体平衡状态,6小时内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酚丁胺)总量、机械通气时间,28天病死率和住ICU时间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心率、MAP、CVP、乳酸、ScvO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ScvO2+P(cv-a)CO2目标组与ScvO2目标组液体复苏前与液体复苏6小时后比较:6小时后心率和乳酸较前下降,CVP、MAP、氧合指数和ScvO2较前升高(P<0.05)。ScvO2+P(cv-a)CO2目标组与ScvO2目标组比较:6小时心率、MAP、EVLWI、肺水肿发生率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小时内ScvO2+P(cv-a)CO2目标组乳酸清除率、CI、ScvO2和CVP及液体平衡高于ScvO2组(P<0.05)。但ScvO2目标组其血管活性药物多巴酚丁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ScvO2+P(cv-a)CO2目标组明显要多(P<0.05)。尽管ScvO2+P(cv-a)CO2目标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比ScvO2目标组明显减少(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cv-a)CO2用于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以更好的评价有效循环血流量及组织灌注状态,也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