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心脏肿瘤单中心临床研究
【6h】

原发性心脏肿瘤单中心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分组

3 手术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心脏肿瘤各年龄段患病比例

2 心脏肿瘤的性别比较

3 心脏肿瘤的病理类型

4 心脏肿瘤的生长部位、特征与性质

5 心脏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

6 治疗和预后

讨论

1 心脏肿瘤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2 心脏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3 心脏肿瘤的诊治辅助方法

4 心脏肿瘤的生长特征与生物学行为

5 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特征

6 心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心脏肿瘤的诊治水平,为心脏肿瘤的临床诊治和术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了解肿瘤情况,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三组:良性黏液瘤组171例、良性非黏液性肿瘤组7例、恶性肿瘤组8例,总结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部位、肿瘤性质和外科治疗、预后特点等。
   结果:
   1、本研究患者心脏肿瘤良性者占95.7%,其中黏液瘤占91.9%,原发恶性肿瘤占4.3%,均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41~50岁为高发区段,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良、恶性肿瘤的性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原发性心脏肿瘤中左房黏液瘤(151例)最常见,其次为右房粘液瘤15例,而原发恶性肿瘤常生长于右心系统,右心恶性肿瘤比例高于左心肿瘤,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本研究原发性心脏肿瘤154例(83.9%)患者首发症状以心悸、气促最为常见。
   4、黏液瘤组围术期死亡率为1.2%(2/171);非黏液瘤良性肿瘤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恶性肿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25%(2/8)。黏液瘤组围术期死亡率(1.2%)低于恶性肿瘤组(25.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黏液瘤组复发率为3.5%(6/171),远期死亡率为1.8%(3/171)。非黏液瘤良性肿瘤组患者无手术和远期死亡。恶性肿瘤组剩余患者中,4例在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1例在术后22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其余心内占位病变恢复良好。
   6、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11例,其中1例心房扑动成功予以射频消融手术。
   结论:
   1、原发性心脏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以左房黏液瘤多见。
   2、原发性心脏肿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最常见症状为心悸、气促。
   3、右心系统肿瘤恶性比例高,手术疗效和预后差。
   4、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其预后取决于肿瘤的侵及范围及病理类型。
   5、外科手术瘢痕可能是增加心脏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难度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