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
【6h】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以及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后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大学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以及相关行为;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同伴教育,使用t检验,x2检验比较同伴教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大学生有无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300人,均为高校大一新生。在基线调查的大学新生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性及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1.2%),仅有24.7%来源于父母教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这一问题(96.3%)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29.5%),大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都在70%-95%之间;在大学新生对艾滋病态度正向得分情况的调查中,研究对象对大多数问题的正向率都在80%-95%之间,正向率较低的问题主要有“愿意跟艾滋病患者共进餐”、“愿意成为一名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等行动方面的问题;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基线调查显示:4.8%的新生有过性行为;36.4%报告从不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54岁;同伴教育后同佯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前,实验组的知识平均得分为12.32分,同伴教育后,实验组的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2.87分;同伴教育后实验组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情况分析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及分层后态度总分除了少数民族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前,实验组的相关态度平均得分为7.79分,同伴教育后,实验组的相关态度平均得分为8.14分.
  结论:⑴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比较高,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⑵大学新生对于艾滋病病人关于情感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高,但是对于行动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低。⑶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大概有1/3的学生不使用安全套,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⑷同伴教育在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经过同伴教育后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和相关态度正向率都有所提高。

著录项

  • 作者

    彭扬凤;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公共卫生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爱忠,刘小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5;G647.9;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公共卫生; 艾滋病防治; 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