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改变
【6h】

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改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研究对象及实验器材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检查仪器

2.检查方法

2.1 临床资料的采集

2.2 OCT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测量

3.结果及数据分析

3.1 脉络膜厚度测量结果

3.2 患者常规检查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3 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改变

4.讨论

4.1 AMD介绍

4.2 EDI技术介绍

4.3 脉络膜视网膜及脉络膜巩膜的分界标准及脉络膜厚度测量方法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测量脉络膜厚度在诊断眼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眼科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测量临床上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群对比,探究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是否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门诊20例50岁(平均年龄70±9岁)以上临床上确诊为患有早期AMD的患眼及20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68±8岁)眼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测量其脉络膜厚度,测量方法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0.5mm为间距2.5mm范围内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的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测量标准为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界面至脉络膜巩膜界面的垂直距离。采用SPSS软件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屈光度以及眼轴等相关因素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探讨EDI技术用于早期诊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观察疾病发展变化的价值和意义。
  结果:早期AMD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其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而脉络膜厚度亦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两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AMD患者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平均值为197±60um,而视网膜厚度为188±27um;正常成年人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69±46um,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20±30um。同时年龄、屈光度和眼轴与脉络膜厚度均有负相关性。
  结论:
  1.早期AMD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其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平均厚度均不同程度下降。
  2.运用EDI技术测量中老年视力下降的患者脉络膜厚度以辅助诊断早期AMD并随访病程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