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非工场论坛述评
【6h】

南非工场论坛述评

代理获取

摘要

各国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参与模式各有特色,在实际操作方面亦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德国模式将劳力与资本等同视之,其具体设计是:股东和职工分别选出一定比例的代表组成监事会,作为企业的监督机关,同时也是董事会的领导机关;由监事会选任董事组成董事会,董事会负责公司经营决策、业务执行等,不承担监督职能。瑞典模式最具特色的是劳工参股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工人开始以集体的方式享有掌握资本的权利,实际上是对私人资本所有制的一种限制。受到了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实践的启发,南非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自己的职工参与模式,即工场论坛。由于南非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其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劳资双方的关系也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大罢工频频发生,种族歧视造成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南非的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但是,世界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南非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提高生产率,发展生产力成了摆在南非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南非一个企业的雇主曾说过,“现在全世界已经普遍接受这样一种理念:要将劳资关系当作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南非如果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的民主化就势在必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立法者创立了带有南非特色的工场论坛。 本文介绍了南非工场论坛的立法和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职工参与制度已经引起劳动法、公司法等诸多法学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对发达国家的这种制度的研究已相当广泛,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这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