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研究
【6h】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①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

2.1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1 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2.2.2 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2.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演进

2.2.1 试点阶段(1986-1992年)

2.2.2 推广阶段(1992-1998年)

2.2.3 整顿阶段(1998-2003年)

2.2.4 恢复阶段(2003年-至今)

第3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3.1.1 缺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重视

3.1.2 高估土地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和功能

3.1.3 过度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成本

3.2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3.2.1 制度设计理念存在明显偏差

3.2.2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不明显

3.2.3 覆盖面较小且保障水平过低

3.3 管理运行中的不足

3.3.1 管理体制较为混乱,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3.3.2 政策法规不很稳定、政府的信誉面临较大挑战

3.3.3 机构运行成本过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

3.3.4 基金管理不够规范,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较严重

第4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路径

4.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目标

4.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远期目标

4.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近期目标

4.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原则

4.2.1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4.2.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4.2.3 坚持自身与外部力量相结合原则

4.2.4 坚持制度完善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4.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

4.3.1 深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

4.3.2 加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

4.3.3 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4.3.4 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4.3.5 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运行机制

4.3.6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配套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人口老龄化及由此产生的养老保障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保障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特殊的经济转型期决定了其“重中之重”是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体现我国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民基本权利的现实需要、是改变传统养老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养老需求巨大、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等有利条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思想认识上、制度设计上和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步凸显出来。农村社会养老险制度已不再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发展目标取向也应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依归,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和举措,要体现和谐社会的特点。要根据城乡统筹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自身与外部力量相结合原则、制度完善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有针对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以的完善和创新,采取包括深化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加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扶持的力度、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运行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配套措施等具体举措,以使其更加合理,更具可持续性,更能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养老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