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刑法中的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
【6h】

论刑法中的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概念

2.1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文理概念

2.2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刑法概念

2.2.1 境外刑法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规定

2.2.2 我国刑法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规定

2.3 本文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界定

第3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构造

3.1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方式

3.1.1 利用影响力的含义

3.1.2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

3.1.3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表现形式

3.2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对象

3.2.1 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对象的理论争议

3.2.2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对象的界定

第4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认定

4.1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与共同受贿行为的界限

4.2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与斡旋受贿行为的界限

4.3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与介绍贿赂行为的界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是我国刑法中一个新概念,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相关理论成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而该行为也成为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贿赂犯罪行为之一。为准确而全面的掌握该行为,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阐述。
  立足于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着重从三大部分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文理概念、国内外刑法对利用影响力行为的规定以及我国刑法学界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界定,从而给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然后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方式以及对象两个方面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构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中的影响力是指通过直接方式,具有实质意义的非职权性影响力,并对索取或收受贿赂、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对象给与明确的界定。最后从基本犯罪构成不同上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与共同受贿行为、介绍受贿行为以及斡旋受贿行为进行区分,明确区分这些行为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