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伊瑟尔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6h】

论伊瑟尔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I 国内研究现状

II 国外研究现状

第1章 作为文学人类学核心的“人的可塑性”

1.1 “人的可塑性”即人的本质

1.1.1 社会人类学:“多重角色”

1.1.2 哲学人类学:“有缺陷的生物”

1.1.3 生成人类学:“原初场景”

1.2 “人的可塑性”赋予自我新属性

1.2.1 自我的生成性

1.2.2 自我的变动性

1.2.3 自我的否定性

1.3 “人的可塑性”给予文学新阐释

1.3.1 从事文学创作的动力

1.3.2 迷恋文学阅读的原因

1.3.3 文学存在的特殊意义

第2章 “人的可塑性”促成文学中的自我塑造

2.1 “人的可塑性”呼唤自我呈现

2.1.1 “人的可塑性”开启“模仿”

2.1.2 “模仿”完成自我呈现

2.2 “人的可塑性”推动自我拓展

2.2.1 “人的可塑性”达成“陶醉”

2.2.2 “陶醉”完成自我拓展

2.3 “人的可塑性”实现自我启蒙

2.3.1 “人的可塑性”启发“反省”

2.3.2 “反省”完成自我启蒙

第3章 “人的可塑性”在虚构与想象中实现

3.1 “人的可塑性”在虚构中越界

3.1.1 作为越界行为的文学虚构

3.1.2 虚构实现自我揭示

3.2 “人的可塑性”在想象中达成

3.2.1 作为认知行为的文学想象

3.2.2 想象实现自我“完形”

3.3 “人的可塑性”在虚构与想象中“表演”

3.3.1 作为兼具游戏性与真实性的文学表演

3.3.2 文学表演实现“人的可塑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沃尔夫冈·伊瑟尔,作为20世纪著名的接受美学理论家,8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文学人类学研究。学界对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研究颇深,但却对其文学人类学研究不足,更不用说他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人的可塑性”思想是伊瑟尔基于人类学关于“人”的共识而提出的。社会类学认为人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哲学人类学认为人是“有缺陷的生物”,生成人类学认为人生活在“原初场景”的表征世界中。因为是有缺陷的存在,所以我们不断超越自己、改善自己,我们始终处在一种变动的状态中。“可塑性”是人的本质特性,它流变不居,赋予自我生成、变动、否定的新属性。“人的可塑性”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动力,读者迷恋阅读的根源,成为了文学存在的动力和目的。因而,“人的可塑性”思想,成为了他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具体而言,一方面,“人的可塑性”是文学活动的动力,促成了文学中的自我塑造。“人的可塑性”开启了文学活动中的“模仿”,达成了“陶醉”,启发了“反省”,促成了文学中的自我呈现、自我扩展、自我启蒙,最终完成了文学活动中的自我塑造。
  另一方面,“人的可塑性”是文学活动的目的,文学通过虚构与想象的相互作用表演了无限的“人的可塑性”。伊瑟尔重新定义了虚构、想象。虚构是与现实相连的,而不是对立的,是一种意向性越界行为。想象不是自足的一种能力,而是无为无形的潜在力量,需要主体意向的激活,是一种认知话语。虚构为想象提供了形式,想象填充了虚构的空洞,文学在虚构和想象的相互作用下构成了一种动态的表演。这种表演是在一个“仿佛世界”中,以“文本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具有游戏性与真实性,将“人的可塑性”带到了一个无边的空间,表现了人的多样的可能性。
  与传统文学理论不同,伊瑟尔的文学人类不是只关注模式构建,而是关注文学本身存在的意义,关注文学作为符号的功能。“人的可塑性”思想重新定义了文学,确证了文学在当今多元媒体时代存在的必然性,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