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展型社会救助的行政法保障
【6h】

发展型社会救助的行政法保障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2.1 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定义

2.2 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原则

2.3 发展型社会救助在国外的实践

2.4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对我国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借鉴意义

第3章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及实施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必要性

3.1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

3.2 实施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必要性

3.3发展型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第4章 完善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建议

4.1 转变传统救助观念,树立发展型社会救助理念

4.2 加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立法

4.3 创新发展型社会救助目标及管理机制

4.4 构建多元的投入保障机制

4.5 完善发展型社会救助主体的监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关系公民的基本生活。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以政府为主体,政府施行有关政策来保证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各个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社会救助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社会救助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还有一些漏洞。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一直以来以生存型救助为主,即以保障救助者的最低基本生活需求为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救助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被救助者日益增长福利需求。在新形势的社会福利视野下,提升社会救助的目标已经势在必行,由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从单一的基本生活救助提升为多层次的社会救助,这不仅是社会救助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贫困群体从根本脱贫的核心因素。传统的生存型社会救助已经无法顺应被救助者主体需求的变化,难以实现社会救助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由传统的生存型救助向高层面的发展型救助转变,不断适应新的社会救助理念,实现我国社会救助转型的目标。发展型救助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在救助内容、救助组织、救助手法、救助管理上都有所创新,真正实现了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对于社会管理而言,由原来的注重生活救助转变为注重能力救助,由原来的单一层次救助转变为多层次救助,由原来的消极被动救助转变为积极主动救助,由原来的事后补救性救助转变为注重预防性救助,真正创新了救助理念,在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创新管理。
  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实现发展型救助制度显得十分迫切。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仍是以生存型救助为主,社会救助观念比较落后,社会救助法律建设不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罗力;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 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 学科 宪法与行政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丽君;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行政法;
  • 关键词

    发展型社会救助; 行政法; 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