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椎体终板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6h】

腰椎椎体终板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引言

第一部分腰椎椎体终板的解剖及组织学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腰椎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保留椎体终板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ROM计算方法

附录2:图片

综述;椎体终板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椎体终板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评价它的临床意义。 方法:腰椎椎体终板厚度的测量:对30个腰椎上、下椎体终板矢状面的前、中、后的直接测量,找出解剖学特征。对椎体终板进行组织学观察,阐明它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发生机理和作用。2、生物力学试验:比较完整组、摘除椎间盘组、保留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的腰段脊柱三维运动范围,比较腰椎椎体中保留完整椎体终板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组的抗压负荷-变形,评价其生物力学特征。3、临床意义:随访已行腰椎体间融合术的病例,将前期未保留椎体终板组和后期保留椎体终板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讨论保留椎体终板的临床意义。  结果:腰椎椎体终板厚度测量的结果:各节段腰椎的上、下椎体终板中央区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位椎体终板的前、后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4和L5的上椎体终板后缘、下椎体终板前、后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终板中央区平均厚度为0.58±0.05mm,与其前、后缘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织学观察:椎体终板边缘皮质骨较厚,中央菲薄,有大小不等的孔状结构,主要集中于中央区,边缘少而小;生物力学评价,三维运动范围: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或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与保留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比较,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与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压负荷-变形:保留椎体终板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组的抗压负荷分别为3.611±0.188KN、3.471±0.183KN、1.947±0.097KN,变形为1.170±0.012mm、1.184±0.014mm、2.435±0.030mm,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与前两组分别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意义:保留组骨性融合的平均时间为3.65±0.11个月(3.5~4.0个月),未保留组3.62±0.10个月(3.3~3.8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器塌陷率、融合不确切率、再手术率,保留组为1.47%、4.41%、1.47%,未保留组为12.31%、9.23%、7.69%,比较后分别为P<0.05、P>0.05、P>0.05,其中融合器塌陷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腰椎椎体终板的解剖和组织结构与腰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椎体终板的外周区域比中央区抗压负荷明显增强,在椎体间融合时,保留椎体终板能增加椎体抗压强度,防止内植物塌陷,保持脊柱稳定,不影响椎间骨愈合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