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我国群体性铅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系统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我国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分布特征系统分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儿童铅中毒防制策略研究

1 发达国家儿童铅中毒防控策略

2 我国儿童血铅现状和防控策略

3 我国儿童铅中毒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

4 建议和对策

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群体性铅中毒事件发生的流行趋势、特征以及我国0~6岁儿童整体血铅水平,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铅中毒防控策略的现状,分析我国铅中毒防制策略中存在的不足,为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发生几率,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内容和方法:(1)本文选用“铅污染”、“铅中毒”、“铅超标”、“事件”等为检索词,分别在知网、万方数据库及新华网、人民网等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刊物进行检索,搜集2004~2012年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铅中毒事件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铅中毒事件流行态势及特征。(2)以“儿童血铅”、“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我国自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0~6岁儿童血铅水平的相关文献,了解我国最近5年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的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儿童血铅防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3)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儿童铅中毒防控策略的差异,了解我国的铅中毒防控策略的现状和不足,为完善我国儿童铅中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结果:(1)研究表明我国自2004年以来发生了50起群体性铅中毒事件,其中2009年以后共发生32起,占64.0%;事件主要发生在东、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为46.0%和32.0%;事件发生中铅冶炼厂和铅蓄电池企业约占72.0%,是事件发生的主要污染源;职业性铅中毒有5起,占10.0%,30起铅中毒人群均为儿童,占60.0%;(2)通过对27个省(市)涉及28万人所作的系统分析发现,近5年来我国0~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为63.15μg/L,铅中毒率为12.31%;总体上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在27个省(市)中除了陕西、浙江、吉林、重庆4个省儿童血铅均值较以前有所升高,其他省份均下降,此外陕西和浙江的铅中毒率较之前有所升高;男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均高于女童;(3)我国铅中毒防控策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相对滞后,环境中铅的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铅蓄电池行业法律体系较健全但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儿童家长铅中毒预防相关知识获得途径较少等问题。
  结论:
  1.我国群体性铅中毒事件呈多发状态,主要影响职业人员和儿童,事件发生呈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铅冶炼厂和铅蓄电池厂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2.近5年来我国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均持续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铅中毒防控策略缺乏系统性研究,需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加强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多部门共同合作以逐步降低儿童血铅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吕玉桦;

  •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

  • 授予单位 南华大学;
  • 学科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让蔚清;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135.11;
  •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铅中毒; 血铅水平; 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