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SC移植对颈上交感神经节损毁兔MAP-2、GFAP表达的影响
【6h】

NSC移植对颈上交感神经节损毁兔MAP-2、GFAP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第一部分 兔颈上交感神经节损毁模型制作预实验

1 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二部分 神经干细胞干预兔颈上交感神经节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兔BMSCs的培养及分化

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兔颈上交感神经节损毁模型

3 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

4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建立兔颈上交感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on,SCSG)损毁模型,用诱导分化的骨髓源神经干细胞(Neuron stem cells,NSC)对其移植,观察兔瞳孔恢复情况,检测受损SCSG内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探讨神经干细胞对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途径。
  方法:
  取新生1周新西兰白兔股骨骨髓,经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培养法得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并分别鉴定BMSCs及神经干细胞的表型特征。
  用直持针钳压榨兔SCSG、每次压榨10s,制备兔SCSG损毁模型(24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B组),培养液对照组(C组),神经干细胞干预组(D组)。A组为正常组(8只),不进行造模。
  SCSG损毁模型成功后第7天,B组用注射器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1ml生理盐水,C组注射1ml神经干细胞培养液,D组注射1ml含2×106个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分别于移植后第1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记录四组兔损伤侧瞳孔直径变化;移植第21天后处死兔,取损毁侧兔SCSG,免疫组化检测其MAP-2、GFAP的变化情况。
  结果:
  1:兔SCSG损毁后,损毁侧表现出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凹陷;造模后28天Horner综合征表现仍较突出。
  2:分离培养的兔BMSCs,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提示CD44、CD5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符合BMSCs的表型特征;诱导后的神经干细胞,NSE、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表达,符合神经干细胞的表型特征。
  3:瞳孔直径测量(mm),移植后第1、7、10、14、21,A组右侧瞳孔分别为:7.92+0.38,8.02+0.30,8.13+0.37,7.96+0.36,8.12+0.25;B组:5.82+0.42,5.84+0.34,5.68+0.29,5.91+0.31,5.80+0.36;C组:5.85+0.32,5.75+0.32,5.64+0.37,5.84+0.27,5.59+0.23;D组:5.64+0.33,5.72+0.35,6.79+0.33,7.98+0.28,8.06+0.21;B组与C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A组, D组与A组比较,在第1、7、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14、21天无统计学意义,D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在第1、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0、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的比较:A、B、C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组内第7天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与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1、7、10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与第1、7、10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4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病理组织观察结果:
  (1)HE染色:B组与C组SCSG内,神经元细胞稀少,细胞排列不均匀,细胞形态、大小各异,细胞间质增生较多,血管形成较少,细胞核出现固缩,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A、D组兔SCSG内,细胞生长更紧密、排列更整齐,细胞形态及大小大体一致,有少量细胞间质增生,血管形成更丰富,细胞核无固缩现象。
  (2)MAP-2:B组与C组神经节MAP-2呈阴性表达,A组与D组MAP-2呈阳性表达,光密度测量:A组0.787+0.245,B组0.457+0.022,C组0.447+0.020,D组0.771+0.027;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D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GFAP:B组与C组GFAP呈阳性表达,A组与D组GFAP呈阴性表达,光密度值测量:A组0.249+0.020,B组0.640+0.038,C组0.658+0.031,D组0.271+0.022;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D组明显低于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兔SCSG损毁后体内神经元的标志蛋白MAP-2下降、胶质细胞的标志蛋白GFAP增加。
  2、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受损的兔SCSG神经功能有修复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GFAP的表达、促进MAP-2的表达来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