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6h】

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影响

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别采用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及单独氯吡格雷治疗与氯吡格雷联合BMSCs移植治疗,观察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及Bcl-2、Bax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协同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200g左右SD大鼠处死后取其长骨,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BMCSs,选择3-5代细胞用PBS缓冲液稀释并定容制成2×106/ml细胞混悬液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若干,将到达评分标准的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n=12)、氯吡格雷组(C组,n=12)、单独BMCSs移植组(D组,n=12)及氯吡格雷联合 BMCSs移植组(E组,n=12),另将部分大鼠只切开皮肤分离至翼腭动脉后即缝合,为假手术组(A组,n=12)。在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后24小时,D及E组选择尾静脉途径给予已定容的细胞混悬液1ml/每只异体移植,C及E组大鼠给予氯吡格雷25mg/kg灌胃并持续灌胃至处死共14天,A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24小时及治疗14天时给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在14天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行HE染色、TTC法测脑梗死面积及Bcl-2、Bax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等进一步处理。
  结果:
  1、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表明,B组、C组、D组及E组经干预后评分分别为3.50±0.67、2.25±0.62、2.00±0.66、1.75±0.62((x)±s,分),除B组外,其他组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三种干预方式均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D组优于 C组,E组效果最好(P<0.05)。
  2.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B组、C组、D组及 E组依次为209.64±6.52、138.58±4.51、111.35±4.53、77.13±3.70((x)±s,mm3)。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组梗死面积最小。
  3.Bcl-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及E组分别为8.42±1.03,14.07±1.25,26.03±2.36,32.74±2.35,43.72±3.14((x)±s,个),A组为正常组,余四组E组阳性细胞数量最多,D组较C组细胞数量增加,B组细胞数最少。
  4.Bax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及E组分别为7.01±0.35,39.84±2.09,29.92±1.89,21.17±1.71,11.36±1.56((x)±s,个),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为正常组,余四组 E组阳性细胞数量最少,D组较C组细胞数量减少,B组细胞数最多。
  结论:
  1、氯吡格雷和BMSCs移植联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优于单氯吡格雷或单BMSCs移植治疗。
  2、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协同作用。
  3、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促进作用,可能机制为增强了上调Bcl-2并下降Bax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