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改变在拟诊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6h】

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改变在拟诊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实验材料

1.仪器与设备

第三章实验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相关定义及研究方法

3.3数据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特征

4.2 高血压冠心病组、高血压非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比较。

4.3 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组、高血压非左室心肌肥厚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比较。

4.4不同高血压分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比较。

4.5不同高血压病程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比较。

4.6 高血压夜尿组、高血压非夜尿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比较。

4.7 多因素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讨论

1.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冠脉狭窄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联系。

2.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有无心肌肥厚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联系。

3.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分级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联系。

4.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程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联系。

5.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有无夜尿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联系。

6、多因素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

7.问题和展望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的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因拟诊冠心病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41~73岁。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对照组2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45~70岁。详细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等。实验组根据是否确诊冠心病、有无左室心肌肥厚、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以及有无夜尿分别予以分组。采用Judkins法常规动脉穿刺,用Judkins5F造影导管经动脉行冠脉造影。用Type CR6-45NM行眼底照相,采用改良的Parr-Hubbard-knudtson公式计算眼底视网膜血管直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各组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
  结果:
  1.根据冠脉造影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三组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CRAE(F=111.50,P<0.05)、CRVE(F=112.50,P<0.05)均有显著差异,AVR比较无显著差异(F=0.45,P=0.636)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两两比较,CRAE、CRVE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根据左室心肌肥厚诊断标准确定的左室心肌肥厚组、非左室心肌肥厚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CRAE(F=138.00,P<0.05)、CRVE(F=115.57,P<0.05)均有显著差异,AVR比较无显著差异(F=0.40,P=0.672)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两两比较,CRAE、CRVE均有显著差异(P<0.05),AV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高血压分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T1、T2、T3组与对照组 CRAE、CRVE均有显著差异(P<0.05),AVR未见显著差异(P=0.731)。T1、T2、T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CRAE、CRVE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组之间CRAE两两比较,T3组分别与T1、T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 T1组与 T2组未见显著差异(P=0.295)。T1、T2、T3组之间CRVE两两比较,T3组分别与T1、T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1组和 T2组未见显著差异(P=0.174)。四组间AVR两两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4.不同高血压病程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三组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CRAE(F=149.89,P<0.05)、CRVE(F=107.56, P<0.05),均有显著差异,AVR比较无显著差异(F=0.66,P=0,519)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两两比较,CRAE、CRVE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依据夜尿诊断标准确诊的高血压夜尿组、高血压非夜尿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血管直径。三组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CRAE、CRVE,均有显著差异( P<0.05), AVR整体比较无显著差异(P=0.594)。三组间CRAE、CRVE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AVR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6.多因素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网膜动脉直径与年龄(b=0.192,P=0.042)、高血压病程(b=1.025, P=0.036)、心肌肥厚(b=0.257,P=0.001)、夜尿(b=0.247,P=0.014)、非冠心病高血压(b=1.251,P=0.001)、高血压分级(b=0.398,P=0.021)有关,其中与非冠心病高血压关系性最强。视网膜静脉直径与高血压分级(b=0.418,P=0.031)、高血压病程(b=1.005,P=0.038)、心肌肥厚(b=0.250,P=0.027)、夜尿(b=0.257,P=0.024)、非冠心病高血压(b=1.362,P=0.030)有关,其中以非冠心病高血压关系最显著。
  结论:
  1.在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血管直径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冠脉微循环病变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均显著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