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尿激酶持续低温灌注对大鼠肾脏热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尿激酶持续低温灌注对大鼠肾脏热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1章 引 言

第2章 不同热缺血时间对大鼠肾脏组织学影响的观察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尿激酶持续低温灌注对大鼠肾脏热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热缺血模型,模拟在DCD供肾肾移植中供肾经历过一段时间热缺血后,对供肾持续灌注含有尿激酶的低温灌注液能否有效溶解供肾微血栓,改善移植肾功能,从而为临床改善DCD供肾功能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
  1、选用雄性SD大鼠(12-14周龄)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热缺血30min组,B组:热缺血45min组,C组:热缺血60min组。手术方式为利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左肾肾蒂造成热缺血损伤,模拟肾移植中供肾所经历的热缺血过程,达到设定时间后,取肾组织检查。采用HE、Masson染色比较各组肾脏热缺血损伤程度。
  2、选用雄性SD大鼠(12-14周龄)30只,将每只SD大鼠双肾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持续低温灌注HCA液+等量生理盐水组;尿激酶组:持续低温灌注HCA液+尿激酶组。手术方式为利用无损伤血管夹分别夹闭双肾动脉间腹主动脉、双肾静脉间下腔静脉45min,模拟热缺血过程,然后经腹主动脉插管,对左肾进行持续低温灌注,灌注完成后,结扎并切除左肾,松开血管夹,再分别夹闭右肾动脉入口上方腹主动脉及右肾静脉入口上方下腔静脉,同法对右肾完成灌注。采用HE、Masson染色比较两组肾脏热缺血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GAL蛋白的表达。
  结果:
  1.HE、Masson染色:第一部分实验中,热缺血30min组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轻微,热缺血45min、60min组肾脏组织学改变明显,其中60min组较45min损坏加重,且呈不可逆性改变,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二部分实验中,对照组肾脏血管微血栓明显多于尿激酶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较其加重,对照组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尿激酶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2.TM蛋白表达情况:对照组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形成大量微血栓,TM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尿激酶组肾脏微血栓数量减少,肾小管损伤较轻,TM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3.NGAL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NGAL主要表达于近端肾小管,阳性着色较尿激酶组明显加深,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对照组肾组织中NGAL表达明显强于尿激酶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1.大鼠肾脏热缺血超过45min会形成明显微血栓,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大鼠肾脏热缺血超过60min后形成大量血栓,肾脏组织结构破坏严重,损伤不可逆。
  2.含有尿激酶的低温灌注液可有效溶解肾脏微血栓,恢复组织灌注,减轻肾脏热缺血损伤,从而达到改善肾脏质量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