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赫金未完成性思想研究
【6h】

巴赫金未完成性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巴赫金未完成性思想的内涵

第二章完成性与超然的他者

第三章未完成性的确立与外位者的下移

第四章未完成性的拓展与外位者的脱冕

第五章现实的未完成性与对话的未完成性之融合

第六章未完成性与西方古今思想的关联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未完成性”思想是巴赫金著作中隐含的一条主线。这一主线贯穿于狂欢、复调、对话、时空体等已具世界影响的理论范畴之中。未完成性思想在表现形式上的这种分散性易给人造成“错觉”,使人把它当成复调等范畴的一个内在特性,从而遮蔽未完成性思想本身;另一方面,未完成性思想在表现形式上的分散性恰恰提供了一种将巴赫金思想融贯成整体的可能。实际上它也正是在这种整合巴赫金思想的整体性中获得自己的理论品格与内涵的。它直指因传统形而上学而导致的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的分裂。巴赫金从缝补“形上与形下”的分裂入手,在行为哲学中确立了现实存在(即事件)的未完成性。在巴赫金的思想中经现象学还原的我与他人之间的本体性差异延续了未完成与完成的对立。当早期论述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发展到复调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时,未完成与完成的对立转化为不相融的对话,作者与主人公都展示了未完成性的双重存在。未完成性向对话过渡的同时,也决定了对话的未完成性。巴赫金的小说理论通过为外位者脱冕继续拓展未完成性思想,狂欢将其推向极至。最终在他那融构了两个分裂世界的话语存在中实现了存在的未完成性与对话的未完成性之融合。巴赫金的未完成性思想与西方古今思想构成一种独特的对话,这一对话显示了巴赫金对传统形而上学与人类现代境域的独特思考与深刻省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