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娱乐文化与意识形态——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话语研究
【6h】

娱乐文化与意识形态——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话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娱乐”:快乐文化的主要载体

1.1电视的娱乐特性

1.2湖南卫视节目娱乐化的表现

1.2.1内容娱乐化: 娱乐节目取代新闻节目

1.2.2形式娱乐化:新闻节目的形式空破与时间让渡

1.3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

1.3.1乐感——娱乐文化的历史因子

1.3.2歌厅——娱乐文化的源头活水

1.3.3“使用与满足”——娱乐文化的受众需求

第二章“快乐”:文本叙事中的意义构建

2.1快乐的定义

2.2“快乐”意义的叙事构建

2.2.1“快乐”叙事的深层结构

2.2.2“快乐叙事”的策略分析

第三章“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框架

3.1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概说

3.2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构建策略

3.2.1从“家”到“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3.2.2日益凸显的民族主义话语

3.2.3强调媒体责任的集体主义话语

第四章“快乐中国”话语构建的社会实践基础

4.1政经制度中的压力与张力

4.1.1娱乐化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媒体选择

4.1.2主流化是来自体制内的刚性规范

4.2全球化语境中的挑战与机遇

4.2.1挑战:日渐突出的消费主义语境

4.2.2机遇: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契机

4.3从权力的媒体到媒体的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电视作为普及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大众媒介,在当下的娱乐盛世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风向标,湖南卫视在“快乐中国”的品牌定位下,宣称要全力把频道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与社会影响力。然而,在“快乐中国”的口号背后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相互影响与渗透,这两种话语的构建过程也反映出我国媒体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基础。在目前我国的文化生产新秩序中,湖南卫视找到了在弘扬主流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背景下集娱乐与公益于一身的定位方式与发展策略,而这些都是通过从娱乐文化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构建来实现的。 鉴于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在文化意义方面的阐释尚未充分展开,本文选取湖南卫视多个节目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将以语言学为方向的话语分析和与话语及语言相关的社会政治思想结合起来的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与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对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话语构建过程进行研究,总结其话语构建规律。本文按以下思路展开论述: 论文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对“快乐中国”的节目内容与形式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得出湖南卫视以娱乐化依托的实质;并结合湖南本土的社会人文因素解释“乐文化”的流行原因。 第二部分则通过叙事学理论对湖南卫视娱乐节目进行文本分析,从叙事结构与叙事策略两方面,揭示出制作机构如何通过节目产生和强化“快乐”的意义。 第三部分着重讨论湖南卫视通过赋予节目如“家国同构”、“民族主义”“媒体责任”等不同的叙事话语的方式,使得娱乐节目最终回归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之下。 第四部分则揭示“快乐中国”话语构建背后的社会实践基础,分析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生产新秩序。 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强调了我国媒体在新的文化生产秩序中所拥有的自主性,对媒体为实现文化自觉与创新所做的努力予以肯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