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贫困大学生群体相对弱势地位的研究——以湖南X高校为例
【6h】

贫困大学生群体相对弱势地位的研究——以湖南X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理论视角

1.1社会分层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1.2制度分析视角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2.2变量界定

2.3样本来源

2.4资料处理

3.贫困大学生群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3.1经济上的相对弱势

3.2学业上的相对弱势

3.3人际交往上的相对弱势

3.4就业上的相对弱势

4.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不能有效缓解其相对弱势状况

4.1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

4.2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设置不合理

4.3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措施执行不到位

5.结论与讨论

5.1基本结论

5.2几点讨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施行,打破了原有体制下由国家全部承担大学生学费的模式。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成本不断增加,部分经济收入低的家庭没有能力承担高额的大学学费,由此产生了贫困大学生群体这一副产品。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贫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家、社会和学校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初步建立了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是,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和大学学费的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给资助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目前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并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应用社会分层与制度分析的理论视角,在利用湖南X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群体与非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本文发现:贫困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弱势群体”的特征,但具有暂时性、可改变性的特点,不完全等同于“弱势群体”,可以称之为“相对弱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及心理等方面。而造成贫困大学生相对弱势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我国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不能有效缓解其相对弱势状况。 本文运用社会学专业视角,在科学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贫困大学生群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具体表现,探讨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为政府、社会和学校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